都来读 > 末世之活在当下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第二天太阳一样当空照,地球还在圆润地滚动着,小鸟照常叽叽喳喳地唱着小调,户外阳光刺眼,大家在天将将亮时就醒来收拾铺盖回家了。

        中午是散厨宴,要邀请昨天在婚宴上帮忙的人吃一顿午饭,有二十多个人,他们也要回去提前准备好。

        程瑾苏棋都不会用烧火的大灶,就用两个电饭锅煮了四大锅米饭,昨天做多了没上桌的菜也重新热了,农家人也不会介意这些,要是倒掉反而会骂他们浪费,又用剩下的食材做了几道大菜,一张饭桌坐不下那么多人,程瑾就搬出一张大圆桌面,垫在茶几上算作一张桌子了。

        客人也来的差不多了,大伯父一家也都来了,就给他们介绍这是谁家的嫂子婶子,那是哪家的大哥大叔,苏棋当然不放过这个培养感情的好机会,村里人就觉得这个城里嫁过来的的媳妇接地气,能干活,以后可以多走动。

        客厅饭厅满满坐了两大桌子人,吃饭时少不得要聊起昨天的地震,大家都心有戚戚,一些人家里有孩子在南部工作或者读书的更是一下子没有了着落,心里正犯愁。有人想起程瑾和程琛家业都在穗城,便问起他们情况怎样。

        通讯在今天早上已经恢复部分正常了,但因为通讯信号拥挤,幸运的话还是能打通到南部的。

        大家都不知道程瑾早就卖掉公司了,才这样问起,程瑾便沉下笑脸,摆出一副忧愁的模样,半真半假地说,“那十几层高的大厦都说倒就倒,工厂那几层的楼房哪能保得住啊…”

        程琛倒是真的发愁,“我们办公室本来就是租的,除了损失一些机器倒没什么,就是现在刚好有一柜子货停在码头,地震引发了小型海啸,现在也联系不上那边,要是真的出事了,这地震海啸是不可抗力,连保险也赔不了。”

        大家都知道这顿饭也算是喜酒,不好一直说些愁闷的事,大致了解了下大家的情况,便岔开话题来说些家长里短的笑话,一顿午饭大家都吃得宾主尽欢,饭后苏棋按着习俗把昨天没吃完没用完的食物食材都分给了大家带回去。

        大伯父留下句让他们收拾完后过去他们家说几句话后也走了。

        苏棋分配程瑾收拾桌椅扫地拖地,自己则涮锅洗碗,也用了差不多大半个小时,到大伯父家时,大家都在,他们也知道大伯父想说什么。

        大伯父先开口,“小瑾,你还记得你上次说过的那个陈才升的话吗,什么地震、什么火山爆发、什么世界末日的,我想了一晚上,也觉得不对劲了,怎么偏偏这么巧南部就大地震了呢。”

        “记得,我当时就觉得陈才升虽然醉了说话含糊,可思路却很清晰,我就想这些话不会是空穴来风的,才跟大家说了,现想来很有可能是真的了。”程瑾当然希望大伯父他们能相信。

        程璐则不大信,认为这是凑巧,就说,“现在科学力量越来越强大了,连昨天地震都能预测出来,我们没必要杞人忧天,科学力量是可以抵抗天灾的。你们想想啊,古代科学技术落后时闹个洪灾旱灾什么的就得饿死几百万人,可现在就算遇上荒年也能从世界各地运粮食,人类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强大,这点灾难在科学面前就不够看啦。”

        程瑾说道,“这事还是有点影子可以捕捉的,上次大哥说过进口粮食配额增大的事后,我也通过一些渠道去了解了一下,发现现在除了粮食进口商外,连食品加工业也是这个情况,几乎可以肯定国外廉价粮食进口量比华国粮食缺口还要大得多。我们老祖宗兵法里有一句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食物补给占这么重要的军事地位,国家又怎么会愿意轻易地被别国控制这军事命脉呢。市场上廉价粮食增多肯定会对本地农业造成负面影响,可我到现在也没听说国内什么地方粮价有波动,可见这是背后有人为操纵的,这如果只是普通的小灾小难的话国家完全没必要这样做。”

        程琛想到朋友以前说放宽粮食进口的事,也觉得不正常,“说得有道理,我们国家因为地理原因,粮食种植成本本来就高,要是粮价被国外的廉价粮食压下来了,估计会出现弃耕潮,农民都不种地了最高兴的是谁,估计现在米国作为我们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还在洋洋得意呢。”

        大伯父想起什么,用力一拍大腿说到,“没错,我认识泗县的粮所所长,年前和他吃饭他还抱怨现在从粵省都收不到粮食了,要从外省甚至国外进口才能填满粮仓,一点也不像粮食过剩的样子!璐璐,你说的科学力量可都掌握在国家手里,既然连国家都在做准备,我们也得未雨绸缪了。”又想了想,到底有生意人的精明,“而且也要趁着地震的机会提醒一下村里人,以后要真出什么事了,最怕不患寡而患不均。可我们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往家里搬物资,不然我们以后就得成村里的冤大头了,东西也要放得隐秘,藏哪好呢……”

        大嫂李晓敏想起以前电视上看过的,“北方人不都在院子里挖个地窖把粮食蔬菜放里面藏着保鲜嘛,我们能不能也自己挖一个?”

        程璐是学建筑的,就说,“行不通,我们南方雨水多,往地里挖个一米半米就得出水了,就是一般盖房子想建地下室也得在打地基时一边挖一边抽水还得做大量的防水防渗处理。现在要建的话,估计全村人都得知道了。”

        大伯母也出主意,“我看要不放老屋里吧,那边平时也不会有人来,还有新屋这边仓房锁上门就没人知道了,楼上也有两个空房间。”

        “老屋没有车库,搬进搬出会被人看见的。”大伯父犹豫。

        “那干脆在老屋柴房外墙凿个门,正好连通到我们院子。”大伯父家老屋的西边柴房正好连着新屋院子。

        “行,我看就这么办!”大伯父一锤定音,“小瑾,你们要不也开一个吧。”程瑾老屋的东边灶房隔壁是新屋的西边柴房,理论上也可以打通。

        “我们就不用了,新屋是水泥墙不好凿,而且我们空房多,也够用的了。”其实老屋已经放满了。

        “唔,你们就两口子也够。在超市有卖的东西你们也不用买了,等我准备好了找天晚上偷偷装车开到你们车库里。”大伯父就是开超市的,进货都有渠道,“对了,小棋你那个太阳能发电机哪买的,我也觉得好想装一个。”大伯父果然喜欢跟风…

        “在穗城买的,我来帮您联系吧。”苏棋答道。

        “穗城那边乱,而且现在买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地震后的残次品,我在周边县市找找有没有现货的好了。”大伯父考虑得也周到,“还有程琛,你们的户口也得转回来,以后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世界,乡下好歹有田有地,老天爷给脸也饿不死人,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在一起。”

        奶奶和大伯父大伯母的户口还在长田村,可大哥、大嫂、世安和程璐户口都在穗城。

        李晓敏其实也没有完全相信他们的末世论,以为他们只是因为大地震而神经紧张才这样草木皆兵的,不过觉得存点东西也是无伤大雅,可现在说要转户口就觉得玩得有点大了,便说,“爸,我们大人是无所谓,可世安差不多到上学的年纪了,现在想上间好点的幼儿园也得挣破头脑的,要是户口转回来了,以后学业可怎么办。”

        程琛觉得他爹担心的有道理,便折衷道,“我看还是先转回来吧,到时真没事了再转回去也不迟。”

        见他们一个个这样反应过度,李晓敏只好默认了。

        “大伯父,这里有五十万,您先拿去进货吧,您也是现在能收多少物资就尽量收。”程瑾说着就拿出一张卡给他,又在纸条上写下密码,虽然他们已经收了足够的物资,但物资不嫌多,这样做也可以敦促大伯父他们尽快行动。

        “大伯父给你们点东西怎么还要钱呢,拿回去!拿回去!”大伯父一脸嫌弃。

        “现在刚刚地震完,省内也物资紧缺,多拿点现钱也能快点进现货。”程瑾说道。大伯父家虽然待他们好,但到底是两家人,账目上的事还是分清楚好,能处得好除了有一层骨肉亲情联系着外,双方人情来往的章法也是很重要的,这笔钱不多可也不小,他可不希望因为这点事两家以后出现什么摩擦。

        大伯父想想也是,超市经营一般都是拖着供应商货款的,现在货源紧俏,不拿钱出来还真抢不到好货,他们家的钱大部分都投在股市基金上,一下子也拿不出太多现金,也就不推托了。


  https://www.dldwx.cc/xs/106793/5454833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