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崇祯本纪 > 第三二五章:朱由检的补救(求订阅、推荐、收藏)

第三二五章:朱由检的补救(求订阅、推荐、收藏)


说来也怪,袁崇焕初任宁前兵备道时,满桂和他的关系还是非常亲密的。可随着宁远大战结束,袁崇焕升任辽东巡抚,满桂正位辽东总兵,两人的官职都升了上去,两人之间的关系反而逐渐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满桂和袁崇焕两人,都是经孙承宗一手提拔才来到宁远任职的。

        孙承宗吸取辽东明军文官外行指挥内行导致数次战役失败的教训,他主张多给明军将领一些军事指挥权。

        所以在孙承宗手下,满桂获得了很大的军事自主权,练兵、安排临阵战术满桂都可以自行做主。

        在修筑宁远防线时期,满桂和袁崇焕按孙承宗的安排,一个掌军,一个总揽全局,那时的两人配合还是非常默契的。

        满桂和袁崇焕的关系明显出现裂痕,还是因双方在宁远大战中的战术分歧。

        在宁远大战中,满桂的防守反击和袁崇焕的严防死守战术发生了很大的冲突。

        从哪开始,满桂就发现袁崇焕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差。

        等袁崇焕升任辽东巡抚后,更对满桂的军事指挥不满,两人为宁远军务数次闹的很不愉快。

        在满桂看来,袁崇焕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完全执行他命令的军卒,而并不需要一个精通战略战术的统帅。

        感受着与袁崇焕越来越坏的关系,满桂再次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满总兵,本将要回去好好教训教训祖猛这个兔崽子,就先行告退了。”

        看到袁崇焕对满桂的态度,祖大寿心中乐开了花。

        虽然在大众钱庄碰了个头破血流,但能看到袁崇焕对满桂的真正态度,祖大寿感觉也很值得了。

        宁远战后,袁崇焕和满桂就很少出现在同一场合了。

        虽然祖大寿一直在猜测两人之间有了不小的矛盾,可祖大寿怎么也没想到袁崇焕和满桂之间的矛盾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有矛盾好啊。

        你们矛盾越深,我老祖、我关宁军才能在袁崇焕心中占更重的地位不是?

        丢了面子的祖大寿,微笑着走出了钱庄大门。

        京城

        “祖大寿最可能先跳出来找事?”

        看着宁远王掌柜发来的报告,朱由检摇头苦笑了两声。

        朱由检没想到,他对明军高级将领下限的估计,竟然还是高估了。

        率先找钱庄麻烦的,不是明军的底层将领,反而是祖大寿这种高级将领。

        也是,像钱庄这种明显有深厚背景的大型店铺,底层将领怎么敢胡乱招惹。这世上真正没脑子的莽夫,其实还是很罕见的。

        “去,以最快的速度,把锦右开中的消息送到宁远。让宁远分店提前做好锦右开中的准备。”

        思索片刻,朱由检发出一道预防性的命令。

        王掌柜发来的,只是可能招惹了祖大寿的预警性报告。单凭这样一份猜测性报告,朱由检也不好对祖大寿采取什么明确的举动。

        思来想去,朱由检觉得用锦右开中向宁远施加一份压力,也许对宁远分店的帮助会更大。

        不知道马江已搞定了宁远文武的朱由检,火速召来郑英泰。

        “老郑,安排下去,尽快筹集一批筑城的物资先给宁远送去。”朱由检十分急切的安排。

        单只锦右开中的一个噱头,可能还不足以压服宁远的文武,但一批实实在在的物资,绝对能让宁远文武搞清楚大众钱庄的重要性。

        朱由检忽然发现,借助开中,他竟然已经掌控了宁远明军很大一部分后勤补给。

        呵呵。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开中还有这么一个附带的好处。

        开中既然还有如此强大的辅助功能,那他可就有把握同祖大寿周旋了。

        想明白这一点,朱由检脸上的急切顿时散去,嘴角也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

        到了此时,朱由检才发现,不知不觉间他面对祖大寿这种地方实力派,他也有了制约他们的手段。

        不知道朱由检的心理瞬间发生巨大的逆转,感觉到朱由检的急切,郑英泰急忙应道:“筑城物资并不需要我们从内地向宁远运输啊?殿下若是急需,小的马上赶去宁远,就地筹集一批筑城物资就可。”

        听到郑英泰的话,朱由检的心又提了起来。

        搞什么,朱由检才认为可以靠后勤运输来制约宁远文武,郑英泰就告诉他筑城物资其实就是在本地筹集的。

        这不是让朱由检的美梦瞬间破灭吗?

        “你是说宁远本地就能筹集出锦右的筑城物资?”朱由检抱着万一的心思问道。

        “是啊,殿下。要是不能在本地筹集物资,那筑城的费用可就实在太高了。”郑英泰略感奇怪的肯定道。

        “像这种筑城所需的土石物资,我们都是在本地收集后交给边军就是。城砖也是要在当地开窑烧制,只有大型木料才需要从外地运输。

        要是土石砖料也要全从内地运过去,那光运费朝廷也承担不起啊。”

        “照你这么说,边军筑城那他们自行收集物资不就行了,那还需要我们来开中。”朱由检意兴阑珊的随口应道。

        “殿下,所谓边军筑城,可并不是真由那些当兵的前去筑城。

        像筑城所需的大量民夫,边军就没权利调动。更不用说筑城所需的砖石物料,边军就更没财力购买了。

        这筑城其实还是由当地的地方官在负责,边军只是顶个名义罢了。”郑英泰有些轻蔑的说道。

        知道信王殿下对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并不太清楚,郑英泰就特别详细的朝朱由检介绍了一番。

        听着郑英泰的介绍,朱由检的精神头慢慢又提了起来。

        为什么筑城还需要开中?

        其实这涉及到大明掌控边军的一个原则性问题。

        随着大明承平日久,开国时最为精锐的京营战力日渐削弱,大明京城的军事力量对地方的威慑力越来越差。

        而大明的九边重镇,由于上百年大大小小的战争不断导致大明最能打的军队逐渐囤积到大明九边重镇。

        如何控制好大明的九边重镇,让大明九边不至于出现尾大难制的藩镇呢?

        这可是自大明宣德年后,大明朝廷就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https://www.dldwx.cc/xs/137011/5842585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