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无极祖师 > 第一章 论文答辩

第一章 论文答辩


六月盛夏,烈日当空,地面蒸腾的空气都扭曲了人的视线,热的让人窒息。&1t;/p>

        某名牌大学历史考古系的一间阶梯教室内,空调全力运转着,吹着肉眼可见的白气,但教室内的气氛却有些凝重。&1t;/p>

        今天是历史考古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大四学生论文答辩的日子,礼堂讲台处摆着一张长桌,三位教授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听着一名学生的答辩。&1t;/p>

        坐在台下的陈岩有些紧张,无心去听别人的答辩,按照顺序,这名学生答辩完,就该轮到陈岩了,他看着自己的论文,默声记着自己的答辩内容。&1t;/p>

        对于有的院系,论文答辩也许就像毕业典礼,仅是走个过场,答辩过程轻松而愉快。&1t;/p>

        而对于历史考古系,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三位教授两男一女,两名男教授,一个是学院院长张教授,一个是副院长兼系主任王教授,还有头花白像个慈祥老太太的林教授,皆以治学严谨而著称,论文成绩是要计入毕业考评总成绩的,如果论文成绩不合格,有可能重新答辩延期毕业,不由得陈岩及其同学们不重视。&1t;/p>

        讲台上正在答辩的学生知道三位教授的性格和风评,答辩时磕磕绊绊的,显得有些紧张,不过总体还是比较顺利,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回答提问上也没有出现疏漏,三位教授不时颔,也让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答辩的也越来越流畅。&1t;/p>

        最后三位教授简单交流下,给予一致通过,论文成绩会在几天后公布,不知道最终评价是什么,但显然已经及格过关。&1t;/p>

        这名学生也很满意,长舒一口气,面露笑容走下台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还与旁边的同学击掌相庆。&1t;/p>

        三位教授整理了下资料,翻出下一篇需要答辩的论文,在看到论文题目时,院长张教授微不可察的皱了下眉头,又看了眼论文作者,说道:“下面有请陈岩同学上台答辩。”&1t;/p>

        合上论文,陈岩长呼一口气,站起身走到讲台前,他向讲台上的三位教授鞠了一躬,道:“三位老师好,我是历史考古系中国历史专业的学生,我叫陈岩,我的论文题目是《论上古时代人类文明的产生及神的存在和消失》。”&1t;/p>

        张院长名叫张印礼,因为年纪的缘故,他的眼皮有些耷拉,但依然囧囧有神,“陈岩同学,我想问下,你写这篇论文的初衷是什么。”&1t;/p>

        听见张院长的话,他有些愣神,论文答辩的流程应该是自己先陈述选择论题的原因,而不是由答辩导师先提问出来,虽然愣了下,他还是很快回过神来,答道:“张院长你好,我写这篇论文的原因是因为我特别喜欢研究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与神话,在翻看古书的过程中,我现人类文明从史前到上古时代都有一个特别大的断崖式的跨越,像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克里特-古希腊文明文明以及中国古代文明,人类上古时代的艺术文明有过非常辉煌的阶段,而辉煌过后,人类上古时代的文明又有一个明显的断层,像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到中王国时期,古巴比伦文明到闪米特文明,克里特文明到古希腊文明,中国的三皇五帝时代到商周时代,都是由神话文明逐渐回归理性文明,且现有的文献资料难以解释。”&1t;/p>

        “由此我心中产生了疑问,人类文明是不是由外力推动过?是有外星文明降临过地球吗?然后我又去翻查诸多古代文献资料,又现人类文明中的几个共同的特征,一是人类文明早期无一例外都有神的记载,诸神拥有强大的力量,神与人混杂不分;二是早期文学作品都以神话为主,记载了神与人的故事,如古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国的《山海经》,古巴比伦的《咏世界创造》;三是都记载了神与人、神与神之间的战争;四是神人同性,神也有喜怒哀乐。这是人类的的臆想?又或者有另外一种可能?假如“神”真的存在呢?“神”是什么?是外星人吗?”&1t;/p>

        陈岩此时已经没有了刚上台时的紧张,渐渐进入了状态,他看着三位答辩老师,继续道:“基于所查阅的资料与疑问,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假设“神”是真实存在的,“神”是地球外的类人生物,再来看待古代文明,在人类处于原始时代时,有星外文明来到地球,他们是怎么来到地球的暂不可考,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他们来到地球后,长期居住在地球上几个人类聚集地,与当地居民混杂,统治着当地,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与诸神,古巴比伦神话中的太阳神与月神,古埃及的众神之母与拉、苏等神祇,中国的女娲、盘古、祝融、雨师等。“神”的到来,极大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带来了火种,促使人类各个种族明了语言文字,建造了国家。“神”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争与灾难,神与神、神与人之间因为利益的关系,动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像希腊诸神之战,古巴比伦马尔都克与提亚马特的战争,中国的炎黄与九黎蚩尤大战,“神”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如东西方神话中都有记载的大水灾等。“&1t;/p>

        “这种假设能解释一部分神话历史传说,但又产生了更多的疏漏与疑惑,例如神话中的“神”本身拥有非常强大的越自然的力量,可以操纵风火雷电,但并没有掌握高科技的记载;二是“神”的文明程度也并未有很大的高科技成分;三是古代神话记载神人混杂,人也能去往神居住的世界,去往神的世界并非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古希腊的诸神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古巴比伦的人可以通过通天塔到达神居住的地方,巴比伦就是神之门的意思,古埃及的金字塔相传是法老通往神界的通道,《圣经创世纪中》中记载了一种通往天堂的道路,雅各布天梯,雅各布就是沿着这个天梯登上了天堂,取到了圣火,在中国古代神话文献中记载,通往天界的通道是昆仑天梯建木;第四,神是什么样子的?各类神话中,神的面貌有类人有非人,都拥有者类似人一样的情感;第五,‘神’是如何消失的?现在为什么没有神的痕迹?还是神已经被人类融合?。”&1t;/p>

        “至此,结合后面的疏漏与疑问,我又修正了自己的想法,神应该是星外物种,却不是通过乘坐宇宙飞船和飞碟等交通工具来到地球,而是通过某种时空通道过来的,我们现有的科学水平并不达,也无法解释时空通道是否存在和如何存在的,但并不否认时空通道的存在,可能在上古时代,地球的时空不稳,地球上存在着一个或者多个时空通道,连接着一个或者多个星外文明,神可能是一个或者多个星外文明的物种,通过时空通道来到了地球,他们拥有自己的文明体系,并且拥有强大的自然力量,他们来到地球后,凭借强大的力量统治了了人类,大部分的神应该拥有和人相似或者相同的dna结构,属于类人生物,少数不同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妖,至于神是如何消失的,神人混杂后,因为利益纠葛,人类秩序由有序变为无序,由平静变为混乱,然后或许是地球时空变得稳定,时空通道消失,抑或者是人为或者神为的堵上了时空通道,占少数的神要么被人类同化,融入了人类之中,要么因为无法生殖遗传自然消亡,神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直至彻底消失。”&1t;/p>

        “因为所学专业的缘故,我对中国古代文献研究较多,关于昆仑天梯建木的记载,可见《山海经海内南经》: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郭璞曾注:建木,青叶,紫茎,黑华,黄实,其下声无响,立无影也。”“《山海经海内经》: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日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1t;/p>

        “《吕氏春秋·有始》:“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1t;/p>

        “《淮南子·墬形训》: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1t;/p>

        “《山海经》等所描述的“都广之野“传说在昆仑山,是天地的中心,建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桥梁。伏羲、黄帝等人可以过这天梯上下往来于人间与神界。”&1t;/p>

        “上古时代,神可以来到地球,而后民神杂糅、人神不分,人间有巫觋来沟通神与管理人间,起初秩序比较井然,后来人人皆可为巫为觋,人间开始混乱,产生了各种人神结合的利益集团部落,如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等,相互斗争。蚩尤带领众神和山精水怪与黄帝作对之乱后,又殃及地上生民,使得人间强者凌弱,众者暴寡,酷刑泛滥,杀戮不止。最终结果我们都知道,炎黄合作,打败了蚩尤,黄帝被中国人尊为人文初祖,他登基后,开始整顿人间秩序,及至黄帝之孙颛顼登基为帝,乃命令他的两个孙子重和黎“绝地天通”,分管天上及人间事物,断绝天地之间的通道,除了昆仑天梯外,人神再也无法自由通行,到此,人间秩序变得宁静有序,到了尧帝之时,掌管天地秩序的人变成了羲与和二人。”&1t;/p>

        “关于绝地天通,《山海经·大荒西经》、《尚书孔氏传》、《国语.楚语下》、《尚书·吕刑》等都有记载,其中《山海经》为神话传说,记载也许不足为大家所信,《国语.楚语下》有这样一段记载: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2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月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尚书·吕刑》记载着:“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尚书孔氏传》也记载:帝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明不相干。”&1t;/p>

        “上面原文在我的论文上有详细的译文,我就不多加赘述了。史书上关于建木及绝地天通的记载,也印证了我的猜想是有史实依据的,除了史书记载,还有现实的考古依据证实,请老师们翻到论文第26页仔细观看,这一页上面附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枚近似于菱形的碧绿色玉器,下面两边为直线,上面两边轻微向内凹陷,玉器陈旧有年代感,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玉器上面刻有类似金文和甲骨文的一种文字,这枚玉器出土于甘肃平凉的一个商周时期的墓穴中,而这枚玉器经过氧化、沁色、凝结物及碳14等鉴定,其时间要早于商朝盘庚时代一千余年,而且硬度奇高,不同于现的其他玉种,上面的文字经过破译,大致内容为帝亲通天之令,我大胆的猜想,这枚玉是否就是在绝地天通,天地之间的通道建木被人控制之后,帝王所的可以用于往返两界的令牌。”&1t;/p>

        说到这儿,陈岩深鞠一躬,道:“以上就是我论文的主要内容,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孙立仁教授,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了我极大的帮助,提供了许多建议,也谢谢三位老师的认真聆听,还望三位老师多多批评指证我的不足之处。”&1t;/p>

        讲台上,三位答辩导师居中的是院长张印礼,他皱着眉头问道:“陈岩同学是吧。”&1t;/p>

        见陈岩点头,他抬起左手,握拳锤了讲台两下,出咚咚的声响,他说道:“对于你的这篇文章,我是认认真真拜读了三遍,必须要承认的是,你的文章文采斐然,立意新颖,想前人所不敢想,从一个常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出,最后得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结论,不得不让人佩服你的想象力。”&1t;/p>

        “但是!”张院长话锋突然一转,严肃道,“我们今天举行的是毕业论文答辩会,陈岩同学,你的这篇文章,对,就是文章,我之所以称它为文章而不是论文,就是因为一开始你的论点就是有问题的,就如你去论证上帝能够或者不能创造一个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论文的论点如果有问题,即使论据再充沛,论证过程再严密谨慎,得出的结果依然是错误的。”&1t;/p>

        “所以!”张院长重重敲了下讲台,“对于你的这篇文章,我的意见是不予通过,我建议你重新选题,再写一篇论文,延期进行答辩。”&1t;/p>

        台下先是一阵嘈杂,接着又突然变得寂静,这是第一次出现论文不予通过的情况。&1t;/p>

        陈岩的脸色也一下子变得苍白,人最怕的就是所作的努力被否定,对于这篇论文,他花费了很大的心力与精力,全身心的投入进去,白天去图书馆查资料,晚上在电脑上浏览相关论坛,周末时间逛古玩市场、博物馆。&1t;/p>

        而且他已经考上了他的论文指导老师孙立仁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如果不能按时毕业的话,他的研究生资格也将被取消。&1t;/p>

        现场依然安静无声,过了好一会儿,林慕贞林教授突然出言声道:“我和张院长的意见正好相反,我是特别喜欢小陈同学的论文,初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我就像小孩子碰见心喜的玩具一样,一下子就沉迷进去,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最缺乏的是什么?是想象力,没有想象力,这个社会就不会有进步,其他同学的论文我也悉数看过,有的也非常优秀,但论点略显陈旧,匠气有余,灵气不足,能看的出来,这篇一万余字的论文倾注了小陈同学极大的心血,我们不能因为简单的一句论点有问题就否定了他人的努力,而且我也不觉得这篇论文的论点有任何问题,小陈同学的论点属于猜想,并不是悖论,我们不能否认他的结论就一定是错的,毫无疑问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论文,我会推荐到《史学》月刊上表。”&1t;/p>

        林慕贞教授头已经全白,面容慈祥而矍铄,她办理退休已有两年,退休后就被学校返聘了回来,从事历史教学近四十年,带过无数学生,资历深厚,深受学校师生敬重,也曾经在央视的科教频道做过讲座导师,被全国观众所熟知。&1t;/p>

        林教授的话又惹得底下学生们嘈杂起来,还从来没有过两位答辩老师意见如此相左的情况,陈岩的同学们对陈岩的论文产生了极大好奇心。&1t;/p>

        论文定稿之后,通常都会上传到班级的公共网络平台,有些人已经迫不及待用手机登上平台,下载查看起了陈岩的论文。&1t;/p>

        虽然林教授的评判和张院长的完全不同,张院长脸色不变,还是一脸严肃,说道:“我们作为老师,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这批学生即将要踏入社会,社会非常现实,与学校最大的不同是,它是残酷的,冰冷的,你付出不一定就会有收获,我们个人的评判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也不能违背客观事实去评判,我承认陈岩同学的文章有很强的文学价值,我可以推荐他的文章表到文学类期刊,而不是《史学》杂志这样非常严肃的学术性刊物。”&1t;/p>

        张院长的话不留一点情面,让脾气温和的林教授不禁脸色一变,皱起了眉头,说道:“你对学生负责,难道我就对学生不负责任了吗?什么又叫违背客观事实?你这样妄下评判才叫不负责任,凭借自己微不足道的个人经验轻言论断才是违背客观事实。”&1t;/p>

        张院长双手重重的放在身前的讲台上,用力抻直手臂,椅子脚与地面的咯吱咯吱的摩擦声响起,椅子后退了有小半步的距离,欲起身离开,屁股都抬起了半边,忽然想到场下还有许多学生等着答辩,此刻抽身离去影响也不好,最后还是又坐了下去,只是头微扭向另一边。&1t;/p>

        答辩会场的气氛变的有些火爆起来,弥漫起硝烟味,这场景像极了选秀节目里两个评委为了同一个选手争执开撕,熟话说看热闹不怕事大,底下的学生们脸上都露出兴奋期待的表情。&1t;/p>

        看场面有些僵硬,副院长兼系主任王文建王教授故意咳嗽两声,清清嗓子,说道:“小陈同学的论文写的非常精彩,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力,我读的时候也是欲罢不能,只是论点越现实层面,对社会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不过小陈同学的努力我们应该予以肯定,我认为没有必要再重新进行答辩,我记得小陈同学去年考的咱们院的研究生,前段时间复试时我还是考官,笔试复试成绩都是第一,这说明小陈同学对历史研究是抱有极大的热忱的,也有一定的历史素养和研究水平,谁说研究历史的都是老学究、老古董?也有像小陈同学这样一表人才的青年才俊嘛!”&1t;/p>

        因为论文评委互相争执的原因,也没了提问环节,随着副院长兼系主任王文建的和稀泥,陈岩的论文答辩算是有惊无险的通过了,他心中不由长舒一口气,深鞠个躬走下台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1t;/p>


  https://www.dldwx.cc/xs/145273/5893662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