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靠基建活成反派之后 > 第49章 耗子

第49章 耗子


把侵吞公费的财税主管拖出去,云桐眉头仍紧皱着,任谁看都知道她现在心情极其不好。

        桑叶不知缘由,瞥了眼在旁默默整理公文的唐显,只当没有发觉。

        “怎么是你来,你哥哥呢?”

        桑叶的哥哥桑年,曾是将军府驾车的小厮,因妹妹是内宅的贴身大丫鬟,他在小厮里的地位也比较高。当初云桐需要人手,调遣他几次,发现好用,便提携他到府外去办事。桑叶性格沉稳妥帖,桑年也一样,吃苦耐劳、脑筋灵活,尤其擅长情报工作。但因情报工作的特殊性,云桐还没想好他们这个部门要怎么安排。因此,虽然人人都知道有他们的存在,但他们的办公地点仍在外面,县衙内尚没有他们的位置。

        顾夫人寿宴开场之际,各路人马齐聚榆宁,桑年及他手下人忙得不可开交,情报战一出接着一出。直到寿宴结束,小鱼们各自洄游,大鱼虽有破网之力,但数量少、目标明显,他们的压力减轻许多。

        最近,桑年等人重点观察的对象便是天子使者与他手下的暗线们。

        桑叶回禀,今天本该是桑年去处理主管贪污一事,然而临时接到线报,他去盯人,只能让妹妹走一趟。

        “什么线报?”

        “铁耗子出来活动了。”

        铁耗子是唐显随口给出的称呼,指蔡雄手下混进铁坊探查消息的四个间谍,以此类推,盐场里的三个叫盐耗子,城里城外接应的称作土耗子。

        混在铁坊里的间谍想不到自己头上被盖了什么戳,他们混在铁坊里,与其他小工一同培训,既要努力跟上进度,又要小心不能露出破绽,还要记得自己的任务,探查铁坊的核心秘密。

        短短半月,身心俱疲,偏偏铁坊伙食、休息待遇都颇好,与他们一同的小工各个面色红润、精神抖擞,他们不得不强打精神,也装着兴高采烈听主管训话。

        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主管将他们中不适合从事炼铁工作的工人找出去谈话,譬如年纪太小的、身体虚弱或是性情急躁的,铁坊可以给他们开具情况说明,推荐他们到其他作坊面试。除此之外,剩下的人都通过了筛选,然而主管没直接让他们转正,而是让他们回家冷静思考,或是与家人商量一二,看看到底想不想长期做下去。如果想,休假之后便回铁坊,他们这批人再做一月便可转为“正式工”了。

        间谍听后还觉得他在说笑话,铁坊包吃包住,工钱不菲,庶民打破头也要往里挤,哪还有肯让位置的?

        谁知回到宿舍收拾东西的时候,他还真看见两三人将铺盖行李全都打包,说铁坊虽好,但一月只能休三次,难与家人见面,而且规矩颇多,太受约束。

        通铺上,旁人道他短视:“多干上几年,坊里会分房,水泥墙水泥地,到时把家人接来,不比你那乡下草屋强?”

        那人仍摇头,他们为此争了半天。

        间谍只觉得这些庶民不识好歹,有活做有饭吃,不感恩戴德也就算了,还总望着别处山高,想往别处去。

        只是到底与他们没关系,领了培训期间的工钱便能出铁坊大门了,这段路有牛车接送,出于谨慎,几个间谍都没有报住址,只说第一次进城想去集市看看,送他们去集市便好。

        即使下了车,他们也没敢相认,装模作样在集市上晃,间谍也看见了随意摆在地摊上的瓷器,价格低得让人眼热。他掏出工钱,买了一件小心揣到怀里。

        今日的集市格外热闹,听人说话才知道,原来有几个作坊是同日休假。间谍摸了摸怀中抄录的炼铁步骤——其实就是他们的培训笔记,自觉足以交差,不由有些得意地与去了盐场的同僚比较。

        不知他们有没有这么顺利。

        在集市上晃了会,他们各自分散开,走了不同的路,兜了几大圈才在据点会合。

        接应的同僚拿到培训笔记,高兴道:“太好了,这下大人一定满意。”

        一边写密信,四个间谍一边抱怨近段时间在铁坊里的见闻:“虽说教了我们炼铁步骤,可一直没能进冶炼中心区,只给了一个小炉子,说我们安全意识不足,还要再上课。”

        “招的是铁匠,教的全是泥瓦匠的活计,还要从分辨矿石、筑炉子开始学,简直不知所谓。”

        “他们连铁匠都要能识文断字,我原以为拿纸笔记录会招人怀疑,没想到不记他们还是会怀疑我,问我不识字是怎么通过面试的。”

        “我也一样,还以为写得出卷子会被招去当管事,洋洋洒洒写了几大页,却被他们问‘你不是榆宁本地人吧,只有外地人才不知道答题模板’,你们说说,当铁匠还要背应制技巧,这合理吗。”

        四人满面郁卒,不知这座小城的人都有什么毛病。铁坊休假没有几天,他们要尽快将密信送出等待下一步指示。

        今日榆宁到新遂的官道也十分热闹,为了解决集市占道的问题,榆宁出了新规不许百姓在水泥路上摆摊,都到土路上去,因此水泥大道得以畅通。除了道旁来往的行人与走地的鸡鸭,辛苦维持秩序的农官不时向传信人看来,前后又有好几匹快马与他擦肩而过。

        传信人悬心警惕,直到平安抵达新遂城下才微微放松。

        兴许是因为休假日吧。

        新遂,将军府。

        将军府最近十分太平,巫庙新来的江巫颇有能耐,每场讲经,尤其是讲经后的祭舞祈福环节,庙内都座无虚席。知府夫人为巫庙捐了一条水泥路,顾夫人也想捐,被将军劝住,说由他出面购买水泥,她与知府夫人只需出人力费用,算她们合捐的。

        顾夫人也知道市面上水泥价贵,而且先紧着宁州各地修墙修路,时常有价无市。她们想捐一条能供两辆马车并行通过的道路,除了她的长女,也只有楚戈出面才能买到足够的水泥。

        见楚戈支持她,顾夫人感动非常,不仅精神状态平稳下来,人也开朗爱笑了。加之楚四郎身体转好,将军府上的阴云渐渐散去,连小丫鬟脚步都轻松许多。

        夫妻二人恩爱更胜往昔,顾夫人觉得身子虚,江裕虽擅长祈福除孽,但他不擅长医术,不能为顾夫人调理身子,而且男女有别,也不方便。楚戈得知,立刻派人出去寻访医女,得知他县有一富户,曾送婢女去榆宁学院学习医术,毕业后便回到内宅伺候女眷。楚戈备了重礼,亲自去与富户讨要。

        顾夫人虽不喜婢女的医术来自榆宁学院,但丈夫的一番殷殷好意,她不愿拒绝,只好收下了这个叫桃枝的医女。

        起初,顾夫人不愿让桃枝近身照顾,将她丢给老仆□□规矩。她其实存了磋磨的心,想让桃枝知难而退,自己请离,这样就不用她去辜负楚戈的美意。哪知教导桃枝的老仆,时常在她耳边提起桃枝的妥帖、进退得宜,完全不像学院里出来的那些狂生。

        老仆伺候多年,顾夫人也知道她对小丫鬟的苛刻,连她都对桃枝印象颇好,顾夫人难免动摇,稍有改观。渐渐允许桃枝进屋、允许她指点膳食,但仍不给她好脸色。

        直到一天,顾夫人老仆闲聊,说起自己年幼时习字的趣事,挽袖卸镯,要写几个字给她看。说笑间走进书房,发现镇纸压着她上次抄写的谶语,正是江裕送给她的那二十四个字。

        免偏见。

        顾夫人不由浑身一颤。

        楚戈再来见顾夫人,意外看见桃枝正在给顾夫人按硗,温声絮絮说着各穴道对应的经络。顾夫人虽不应声,但看神色也是受用的。见他进来,顾夫人忙披衣坐起,桃枝松手退开两步,朝楚戈福了一礼,慢慢退出去。

        楚戈看着顾夫人的笑容,心中叹气。

        夫人以为是他体贴,实际这般煞费苦心的安排,全都出自他们长女之手。

        巫庙修路的水泥是他写信去跟云桐要的,桃枝与她的出身来历一应是云桐安排好的,顾夫人身边的老仆是云桐敲打过的,自己其实什么力也没有出,反而夫人的一切感激都归了他。

        成天骂着孽女孽女,然而只有这个孽女才是真正关心这个家的人。

        他挨得那顿骂,着实不冤。

        怀着这样的心情,哪怕楚戈抓到桃枝与外面传递消息,也没有太大的反应。

        “放着一群老鼠不抓,想钓大鱼,当心一个也抓不住,”楚戈看过密报便丢回给桃枝,冷哼道,“你告诉她自己小心,别回头出了纰漏,哭着来找我给她收场。”

        桃枝乖觉垂头应是,待他回房睡觉,桃枝与送信的小厮对视一眼,轻声感叹:“县主料事如神。”说不会管,将军当真就没管县主在府里埋钉子。

        小厮低声说:“兴许是没反应过来呢。”

        等反应过来,就要去榆宁找县主算账了。

        他们夹带消息堪称明目张胆,另一边,有一批人传信却要偷偷摸摸。

        因最近楚戈在府中陪顾夫人,蔡雄顾忌颇多,与手下传递密信也是等到夜晚,从临街的砖墙缝隙偷偷塞进来。

        蔡雄读过密信,为铁坊的进展感到高兴,志得意满回信给他们下一步指示。

        全然没有想过最不缺水泥用的将军府,为什么会有这样一面漏风的砖墙。


  https://www.dldwx.cc/xs/16204155/157996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