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亮剑世界当地主 > 第90章 丰收年

第90章 丰收年


赶了个集,也没买什么东西,等回到家天都快黑了。
  走路太多陈洛累得不想动,范黎冰就去到后山把羊赶出来放放风。
  羊这种东西,饿一天两天根本没事,就是三五天不吃东西都饿不死。
  但是不吃东西毕竟不舒服,现在饿了快一天了,从圈里被放出来,吃起东西来就是比平时快的多!
  一个小时后把羊重新圈起来,把后山的狗子跟鸡又喂一遍,给骡子喂上粮食,忙完这些回到家里饭已经做好了。
  晚上吃的面条,面是提前擀出来晾干的,放到现在就是挂面。
  不过那是真正的纯手工制作的,平时也吃不了多少次,基本就是遇到这种时候用,不想动的时候做饭方便。
  今天赶了不少路很辛苦,但要说到有多大影响还真没有,最起码赶路比锄草那会轻松多了!
  最直接证明就是,锄草那一个多月,守着一个漂亮媳妇范黎冰居然能够做一个月的和尚!
  今天赶了那么多路,居然一点没耽误晚上的正事,门口两只狗子听了小半宿女高音,可是过足了瘾。
  谷子成熟还需要六七天,玉米还要一个多月,土豆红薯这些,秧子不死就一直长,因此可以放到最后收获,大豆、高粱也还都差不少火候。
  不过这并不代表现在没事做,豆角天气越凉结的越快,现在很多都长成了老豆角了。
  吃不过来,采摘也不及时,就成了这样子。
  老豆角就不理会了任它继续老去,将来直接收了当种子,种不完的煮着吃也不赖,熬粥喝也行反正不会糟蹋了。
  嫩豆角还是采摘一下,多晾一些干豆角没坏处,吃不完的还能拿出去换东西。
  老是用子弹换,就怕往后缴获不到,坐吃山空地主家里也坚持不住。
  还有木耳,都已经晾晒了有上百斤干木耳了,现在依旧还在一片片的长出来。
  这东西也不能糟蹋了。
  也就今年一年,等明年刮下来的树皮都腐烂完了,也就不会再有,这算一锤子买卖。
  不过这几百棵树现在都枯死了,之后也许树根部位会出蘑菇。
  谁知道呢,连这木耳都是没想到的,也许明年秋天不下雨,啥都不会有。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多月,虽然还不到霜降节,但山上已经下了好几场霜。
  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除了土豆长的不理想之外,别的都算大丰收。
  之前的防鸟驱兽做的很到位,损失不太大。
  六亩多地的谷子,收了应该有两千多斤,算上被鸟吃掉的,产量达到了三百多斤一亩,算是大丰收!
  六亩多地的玉米收了多少斤,这个还真是不太好计算,毕竟没有来得及脱粒,还都是玉米棒子。
  反正就是后山羊圈旁边在狗窝上搭起来的架子上,二十多立方的围栏空间,装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现在玉米棒子还有水分,等彻底干燥之后体积会缩水一些,就算如此大差不差四分之一应该有。
  五立方的玉米棒子,多了不敢说,四千斤左右应该是没问题的。
  也就是说玉米亩产在六百多斤,不到七百斤的样子。
  这已经不少了,范黎冰很知足。
  要知道他自己最初估计的产量是两千斤,这都直接翻倍了,完全是意外之喜。
  至于为什把玉米棒子放在这里,一是可以避免被雨淋到,再就是不会被阳光直射,还通风不会发霉。
  原本是计划挖窑洞储藏的,但是陈洛认为费力,而且刚收的粮食水分太大。
  尤其玉米棒子的棒子芯,更不容易干透,这要放到密闭空间容易腐烂。
  这个架起来放玉米的空间就是陈洛设计的,至于把架子搭在狗窝上完全是为了防老鼠,这是真把狗子当猫使唤了!
  二亩多地红薯,收了有差不多两方。
  刨除间隙净胜一方半是没问题的,也就是三千多斤,远远比不上后世产量。
  但在这个年代绝对算是高产了。
  红薯直接堆在最初的马圈里,上面覆了一层土,在数九之前应该冻不坏。
  二亩地的土豆,统共长了也就一千二三百斤。
  即便在这个年代产量也不算高,但这也很正常,毕竟种土豆的地光照条件太差。
  土豆堆在红薯旁边,同样盖了一层土。
  别看就一千多斤,但这玩意当菜吃他们两个根本吃不完,绝对有当饲料的份。
  高粱目测有一千五六百斤,这是出乎预料的。
  当时几乎都没当回事,完全是随意在山坡上乱撒的,无心插柳了属于。
  高粱也没有脱粒,把穗子捆扎起来,在院子里搭了一个木头架子挂着。
  等透透风还得布蒙在上面防鸟吃食,不然过几天出门,家里没人飞鸟估计不会少。
  二亩地大豆,收了有五百来斤,这算是正常产量。
  等有时间再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榨点豆油。
  要是能榨油明年就再多种一些,山上不缺肉食,但是这年头植物油很难搞。
  其它的南瓜、冬瓜都摘下来堆在水库那个山洞里,放在了洞口附近。

  水库里面固然潮湿,但洞口附近因为通风原因却不那么明显,放一段时间没问题。
  主要是放别处没地方了,好几万斤呢!
  堆起来跟个小山一样。
  几百个葫芦还在树上挂着,范黎冰摘了十几个扔玉米墩子上,想不到这玩意儿有啥用,也许最后就是弄点种子炒着吃。
  收完秋又种了十亩地小麦。
  这会儿小麦已经出苗了,苗情并不太好,缺苗大约百分之十左右,又补种了一次。
  麦田用了七天时间才浇完水,主要水渠太小了,有一亩多地水渠够不到了还要人工挑水浇灌。
  水渠一头在水库,先用水桶把水从水潭提出来倒进水渠,另外一头也要用水桶在水渠端口接着,接满水桶再挑到地里。
  至于直接把水渠的水全部引到地里不是做不到,而是梯田太零碎,没有那么多油布用来建设水渠。
  简单盘点了一下,这个数据并不准确,毕竟没有称基本都是通过体积计算的,但大差不差应该出入不大。
  总共16到17亩地,大致收获4000斤左右玉米、2000多斤谷子、500多斤大豆、3000多斤红薯、1200斤左右土豆、还有1500斤左右高粱和冬瓜南瓜几万斤。
  其中还有一些高粱还没有成熟的,跟半成熟的,这个就这两天也要收割掉。
  虽然还不成熟,但是这也是不可多得的精饲料,喂牲口喂鸡再好不过!


  https://www.dldwx.cc/xs/27812660/191918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