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瑰语 > 第22章 第22章

第22章 第22章


花了一个多坐地铁小时,沈余馥到了植生所楼下。

        植生所的楼层,比起上海的其他摩天大厦,其实并不算高,但是就这么几栋不算高的楼所之中,在不断发现着新的奇迹。

        以前她也去过市里的植研所看,不过也只是能在外围看看,毕竟科研重地,闲人免进。多好,现在她也有正经的理由进到这个地方了,就连向保安亮出绿码这一动作也变得神圣庄严了起来。

        亮出绿码,进行了入门仪式完成之后,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

        她不识路啊。

        “李老师,我到楼下了。”

        叫李老师应该没问题吧,和俞正民一个辈分的,也算是她的老师吧。

        “好,谢谢老师。”

        老师真贴心,派了个研究生来接她。

        又在楼下等了一两分钟,一个比她大一点的姐姐就下来了。

        “你就是沈余馥吧?”

        “学姐好。”

        沈余馥都要夸自己了,好自来熟。

        “我带你上去吧。”

        “好,谢谢学姐。”

        “接下来估计还要相处一段时间,我妹妹也和你差不多大,以后就叫我小青姐吧。”陈小青说到。

        “好的小青姐。”

        嘴真甜,继续保持。

        “老师等你有些天了,等你把这些资料看了我再和你详细说说。”

        上了楼以后,陈小青抱了一摞资料,其中还有不少是影印资料和和照片。

        “那么多啊?”

        陈小青笑了笑:“其实已经不多了,你拍那植物其实记载很少,只是有些在内容在书上,就直接拿书来而已,不过帮你做了标记,到时候你直接翻来看吧。”

        “那小青姐呢?”

        “我还要和老师记一下数据,等下再出来找你。”

        “好。”

        沈余馥坐下来翻了翻资料,还有一些是照片打印的,比当初俞正民老师发给她的,还要详细一些,甚至还有化石的图片。

        资料上记载这类蕨其实对环境环境很敏感,所以在我们国家工业发展后,踪迹就越来越少了,六七十年代时有人采得最后的标本后,就再也没人见过它。

        看到这,沈余馥叹了一口气。

        想到之前疫情的时候有新闻说,在人们居家隔离的时候,很多珍稀动物从山林中出来。

        人类的活动,不仅让这次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太多了,也限制了这些生灵太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难,所以才更要去做。

        快十点多的时候,李行军和陈小青就一起出来了。

        “李老师,小青姐。”

        李行军比她想象中的要年轻一些,看着才三十多岁,看来是她先入为主了,以为俞正民老师的同事会和俞正民老师差不多年纪。

        “怎么你叫陈小青小青姐,叫我就李老师了,那不行,叫老了,叫军哥,显得年轻些。”

        沈余馥没想到李行军也挺随和的,叫了一声军哥。

        “其实就是最近刚好在做一个关于环境污染指标对蕨类植物影响的课题,然后正民就找上我了。”李行军也是个爽快的人,开门见山就直接说了,“刚刚就是在记录检测到的实验数据,让你等了一下。”

        “没关系,刚好刚刚也在看小青姐拿给我的资料。”

        “那你可得好好谢谢小青姐,我比较忙,很多资料都是她帮忙整理的。我们没有馆藏有这个植物的标本,还是她联系j省的研究所要了一些标本的照片进行对比。”

        沈余馥没想到这些资料在她看到之前,已经花费了整理人的不少心血,她也只能说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了。”

        “正民说你在校成绩不错,有跟老师做过项目吗?”

        “算不上跟老师做项目吧,只是在实验室里帮打打下手。”

        她虽然成绩不错,但也只是一个大一学生,本身理论课程就还需要学习。而且又不是什么学二代或天资异禀,大一就能被做项目的老师选中,能争取进实验室帮打打下手,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了。

        “那也算是有点经验了。”李行军其实还是觉得沈余馥在谦虚,虽然这次她的发现可能具有一定的运气和巧合性,但要是换个普通学生,就算把一个植物看出花来,可能也看不出特殊的发现吧。“那写过论文吗?”

        “上过专门指导如何写论文的课,也说不上会。”沈余馥尴尬的笑笑,虽然期末时刚交了一篇综述论文,但如果回答说自己会,那岂不是鲁班门前舞斧头——班门弄斧。

        “啊,没事,这个以后再说。”李行军也意识到自己扯得有些远了,就又把话题拉了回来,“那你接下来都有空是吧。”

        “嗯。”

        “那不介意的话,过几天去采集植株回来后可以过来帮忙打打下手,也可以跟进一下后续。”

        “真的可以吗?”

        “这发现也算是你的成果,当然可以啊。而且没记错的话现在大学生是有社会实践要求的吧,你可以当来这里实践了。”

        “谢谢军哥。”

        沈余馥的眼中,一下子就有了光亮。

        第二天,收拾了东西就跟着李行军和陈小青两人去了上次实训的地方。

        因为李行军有车,而且这次人也比较少,就在附近的镇上租了一间民宿。

        虽然过了梅雨季,但是夏天本身就多雨,刚上到山腰,就下起了阵雨,这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好在大家都带了伞,撑着伞蹲在那里等雨停。

        “军哥,接下来我们要去哪里找啊?”

        沈余馥带着他们找到了上次她实训时看到的那株,但是李行军觉得不够,还想再多找几株,只是绕了一圈,也没有见到第二株了。

        “那株不是在溪流附近嘛,接下来我们就顺着这条溪流往上找吧。生物习性摆在那里,既然附近没有的话,说不定当初孢子就是顺着溪流下来的。”

        “好。”

        不过现实很骨感,并不是孢子所到之处,皆能落地生根。

        不然当初也不会被宣告灭绝了,不是吗?

        溪边本来就容易上青苔,刚刚又下了雨,落到地上的叶子也更加湿滑,他们几人小心翼翼的走着也难免不了会踉跄。

        陈小青就不小心摔了一跤。

        与地板的近距离接触也让她更仔细的看了一下地上。

        “军哥,是这个吗?”

        她不是很确定,因为才巴掌高,比沈余馥只是找到的那个要小上许多。

        李行军把她卡了起来后向她指那个方向看去。

        端详了一下,也不是很确定,“应该是吧,先做个标记先。”

        他们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多找出几个植株,然后做好标记,方便下次来的时候找寻。

        “再找一下就准备回去吧。”

        时间也到了下午四点多,就算夏天天黑的比较晚,也难抵没吃午餐的饥饿。

        沈余馥又掏出两包饼干分了一下,干粮其实还有剩,就是水都喝得差不多了,所以她也想早点收工,再干下去她怕自已下山的力气都没有了。

        果然是平时不怎么锻炼,身体还是太虚了,她是几个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也大概会是最快累趴下的一个。

        她发誓,回去以后,一定要多锻炼身体。

        第二天,又找到了两株,并做了标记,取了一些孢子以后和叶片做标本后,也回了所里。

        李行军还有其他项目在身上,也不能在这里浪费太多时间,后续的一些工作都是沈余馥和陈小青一起完成,到了开学,沈余馥才回到学校。

        回去之前,她还蹭了一些实验室培育出来的蕨类的孢子,想在阳台种上。因为还在上海,她时不时也会回学校看看,比起上次假期,这次她种在宿舍的植物,也算是得到了一些照顾。


  https://www.dldwx.cc/xs/28863636/159769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