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汴京第一酒楼 > 第17章 夜深了,来碗馄饨吧

第17章 夜深了,来碗馄饨吧


开封府丞林遥之处理完烛油的事情已是早晨。遣散了衙役让他们去买个早食,想起方晏如严肃的脸,林遥之连早食也不敢吃,带着一身的公务匆匆忙忙往府衙赶。

        林遥之走到一个街口时,突然看见迎面走来一张熟悉的脸。

        这不是昨夜与府尹在一起,而且还说发现烛油的那位小娘子嘛……

        怎么今日又与另一个男子在一处?

        唉,算了算了,不管了……还是公务要紧,饭碗要紧啊……

        ·

        阿和将白面与团粉帮忙送回沈于归家中,沈于归道了谢,送走了阿和,便关了门专心致志开始和面。

        和面的步骤并不复杂,只是需要耐心。沈于归捞出自己上次还没用完的三个鸡蛋放在一旁备用,起锅烧了一大盆温水。沈于归将白面倒入盆中,再磕了三个鸡蛋打入盆中,加入少许清水,徐徐揉和,搅拌均匀后揉成面絮,再加入清水,搓成光滑的面团。

        然后用擀面杖将面团压成长方形,继续擀薄面团,并不断重复擀面团和加团粉的动作,直至面皮薄如纸张,最后再撒一次团粉,将薄入蝉翼的面皮摞成叠,以刀切之,这样馄饨皮才算是大功告成。

        做好了馄饨皮,沈于归将提前准备好的猪肉剁得如山响,不知哪家此时放起鞭炮,竟还盖过了自己的声音去。

        不过这寒冷的屋子也确实该有些烟火气了。

        等剁好了馅,沈于归在一张方正的馄饨皮上放上少许猪肉馅,将对角一折,顺势一卷,两角交叉处手工捏紧,一个可爱又俏皮的馄饨就这么做出来了。再如法炮制出一群馄饨,放入热锅中用水煮熟,捞入碗中,倒有少许香油、葱丝,一碗馄饨吃食大功告成!

        沈于归细看时,发现自己所做出来的馄饨确实与自己以前吃过的馄饨不一样。煮过馄饨的汤底依旧十分清澈,甚至都可以拿来泡茶,从卖相上便已经略胜一筹了。

        沈于归忙活了一夜,又想着做馄饨的主意,昨夜只睡了两三个时辰,如今已经困得不行。于是自己吃掉那碗馄饨,又心满意足地爬到床上去补觉去了。

        ·

        林遥之回到开封府衙已经是辰时,进了方晏如居住的内衙,轻轻叩了门,听到“进来”的命令方敢进入。

        方晏如正坐在桌边,手中拿着一本《左传》在读,见林遥之进来,随手将《左传》搁在一边,问道:“可处理好了?”

        林遥之惭愧道:“回大人,都处理好了,请大人放心。而且大人吩咐该查的下官也都查了,只是……”

        方晏如见自己部下一副畏畏缩缩的模样,心中更加坚定自己的猜想。自己这个部下一来家世毫无背景,二来科举成绩也并不出众,但能在官场混迹多年坐到今日这个位置,也确实是有着八面玲珑的本事。

        方晏如淡淡笑道,以示安抚:“此处没有第三个人,府丞但说无妨。”

        林遥之害怕道:“是。下官按照大人的交代往下查,发现这背后牵扯之大,不是大人与下官能够担当的呀!大人不如就此作罢,装作不知罢了!”

        方晏如严肃道:“府丞,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什么叫不是你我能够担当的?如今汴京城中在本官的辖区内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本官如何不能管?昨夜幸好本官与沈娘子发现得早,若是当真走水引起大祸,谁又能担当得起?是太子?还是官家?!”

        这几句话,听得林遥之是汗如雨下。自己在这官场许多年,虽未有过一步登天的造化,但这许多年的仕途也是自己稳扎稳打走出来的,母家不如别家那般显赫有依,故而自己所说的一字一句无不是字斟句酌左右逢源。如今却碰上这样一个直爽的上司,如今这些话,自己不说也不是,说呢,谁知道日后会不会惹下杀身之祸?

        林遥之不敢对上方晏如的视线,只是支支吾吾应道:“大人说得是。”

        方晏如冷了脸,道:“查出来到底是谁?”

        林遥之的官服内里已经湿了大半,今日这个名字不说怕是不可能了,于是林遥之如苍蝇般小声道:“是……是太子殿下……”

        方晏如心中冷笑,果然与自己所想的一样!

        当今官家年迈,已早早立了太子算是对那些老臣“国不可一日无本”的无声回击。这当今太子的确立标准是嫡长制,但若是论起个人品格能力,此太子却是不足以说服天下人。

        确实没想到,一贯庸懦的太子竟会为了这个位置如此不择手段!

        方晏如冷笑道:“行了,我知道了。你先去吧,切记,此事莫要声张!”

        林遥之颤抖着行完礼,缓缓退下。

        方晏如重新捧起自己放下的《左传》,却是愣愣地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

        沈于归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上元休假三日,不成想,今夜竟比昨夜还要热闹。

        一刻钟后,有人敲响了卫大娘家的门。

        “来了!来了!”卫大娘急急忙忙去应门。

        门一开,一脸乖巧模样的沈于归已经穿戴整齐站在卫大娘家门口,一脸笑意盈盈。

        卫大娘道:“是沈娘子呀,不知沈娘子来是所为何事啊?”

        沈于归乖巧道:“大娘,奴家看您屋外那辆车似乎也没人用,奴家便想借来用用。”

        卫大娘探头一瞧,原来是自家那辆装着几个小轮子的旧车,车上有木板,可以放东西。原来自己儿子还在世的时候经常拖着着车去装煤炭来卖,只是自从自己儿子死后自己再也用不上了。嫌着放在屋里占地方,便将它移到了屋外去,从此便没再管。

        卫大娘道:“沈娘子借吧!只是这车有些旧了,又许多年无人使用,脏得很,娘子用之前记得先擦擦干净。”

        沈于归笑道:“多谢卫大娘!不过奴家也不能白用大娘这车,这样吧,这车呢这一个月奴家包下来,一个月给大娘半贯钱作为这车的使用钱,大娘可行?”

        卫大娘真是没想到通过这旧车自己还能收钱,虽说自己条件也很艰难,但自己面前的沈小娘子的情况比自己更艰难,于是道:“傻孩子,这车呀,放在这儿也是白白放着,这……还收你的钱……多不好意思呀!你只管拿去用吧!早些凑足了那吸血鬼的钱还债!”

        沈于归坚持道:“不行,哪有这样白借的呢?这样奴家的良心也过不去呀。”

        卫大娘佯装生气道:“若是沈娘子再这样老媪我就不借了!”

        沈于归无法,只得道:“好,那奴家就不与大娘见外了!多谢大娘!”

        卫大娘也笑得开心:“去吧!去吧!”

        如今也已经借到了车,沈于归将车拖进家门,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铁桶卡在车上,里面放大半桶清水。再拿一个炭火盆固定在铁桶底下,捎上柴火木炭。另一边装上自己早晨包好的馄饨,还有陶碗、筷勺等物,中间就放些佐料。

        沈于归将小车推出门去,一边走一边寻找合适又人多的地点。正四处转悠着,发现自己所在似曾相识,再仔细一看,这不就是昨夜与方郎君一同看烟火的地方嘛!

        沈于归见许多人都往此处赶来,于是随便抓起身边一个人询问,那人说上元三夜此处夜夜都有烟火花灯,于是沈于归便找了一个墙根,此处离广场不远,且是人流散场的必经之地,在此处摆摊,生意定是倍儿好!

        果然,没过多久便放起了烟火。这一头,沈于归也点起炭盆,开锅烧水。等到烟火快要结束时,沈于归的水也烧开了,于是一个一个像月亮一般的馄饨丢进去,再搅动几下,等待约一盏茶的时间,一碗馄饨便煮好了。

        沈于归提前在碗中调好佐料,首先,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再加入酱汁、醋、姜、胡椒和芥末,由于花椒贵,所以只撒上一小撮花椒,最后淋上香油,香喷喷的气味瞬间就吸引了许多人的嗅觉。

        一对年轻人率先走过来:“这馄饨好香!不知这一碗市价几何?”

        沈于归笑着答道:“不过15文而已。”

        那男子犹豫了一会儿,似乎有些嫌贵,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香味的诱惑,于是道:“好,给我们来一碗!”

        沈于归麻利地从锅中捞出刚煮好的馄饨来,满满一大碗,递给那位郎君。

        那位郎君与他身边的娘子大约是没钱,两人共食一碗,就站在自己身旁的墙根下,虽然天冷,但手中的馄饨却是热乎乎的。

        又有一个小孩子吵着要吃馄饨,沈于归便又卖出去一碗。

        过不久,前来买馄饨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都是不敢轻易尝试的,如今看这对年轻人于那小孩子吃着口碑甚好,于是纷纷来买,吃着热闹。

        沈于归忙不迭应着,手上不停,口中还不时与顾客说笑解闷。一个男子正在等锅中的馄饨,看着沈于归通红的双手,闲聊道:“小娘子是出来做些小生意?”

        沈于归随口应道:“正是。”

        那男子道:“姑娘如此,当真可惜。”

        沈于归手上动作一顿,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

        乔三娘子。

        沈于归接着忙活,口中道:“不知此话怎讲?”

        那男子道:“小娘子的馄饨甚是可口,不仅这佐料调得上佳,这馄饨本身也是甚好。馄饨煮好后捞出,汤底依旧清澈,都可用于泡茶,由此可见,小娘子在这吃食上,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

        沈于归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心中刮目相看,于是道:“确实如此,不知阁下有何高见?”


  https://www.dldwx.cc/xs/44896929/159590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