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盛世嫡女:储君来迎亲青晗言旨 > 第二百七十九章 识相

第二百七十九章 识相


惊雷阵阵,电闪霹雳,倾盆大雨从天上狂倒,像是要将整座宫殿彻底吞噬。

        天色昏沉,大殿之内没有燃灯,更是暗得厉害,像极了有些人命途难测的未来。

        被传召的陆长渊、游崇辉、遥王三人迅速换下浑身湿漉,随着传旨太监快速入了御殿。一进殿门,不意外地看着李皇后太子和李太师都在。

        “微臣拜见皇后娘娘,拜见太子殿下!”

        陆长渊、游崇辉行的跪拜之礼,而遥王作为皇叔,只需鞠躬致意便可。

        应该说在这三人里头,遥王是心里负担相对较为轻。他并不掌权,不过白担一个长辈虚位,跟谁的利益都牵扯不上,于是危险也相对少一些。

        不过他也明白,结果如何,很大程度将取决于自己是否“识相”。

        至于陆长渊和游崇辉,那就……唉!

        想到这儿,任是上了年纪见惯世事的遥王忍不住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李皇后嘴角微微勾着,“平身,赐座!”

        陆长渊双手在前施了一礼,拒绝道:“多谢皇后娘娘美意,只是圣上召见,微臣等不敢耽误。”

        “也不急在这一时。难得陆老大人‘病愈’还朝,本宫还有不少肺腑之言想与老大人说道说道。”

        李皇后笑意半点不减,又看了眼游崇辉,补充道:“还有建威侯也是。”

        按照眼下的情势,若是能得到陆长渊游崇辉这两位先帝重臣的支持,局面对他们会更加有利。

        虽然她也知道在发生了那样的事情之后,要拉这二人入伙几乎不太可能,但李皇后还是不想放弃最后一次努力。

        若是可以的话,她真的不想把事情闹得太过难以收拾,那样实在太过费心费力。

        至于剩下的遥王,他能够成为先帝众多兄弟中唯一活到现在的一个,识时务知进退是他最大的优点,李皇后相信这样的人不会贸然与自己作对。

        “皇后娘娘说笑了。娘娘是内宫之人,微臣身在朝堂,彼此各司其职,互不往来,娘娘怎可能有甚肺腑之言与微臣说道。”陆长渊口气冷淡地道。

        李皇后挑眉,似笑非笑地哦了一声,看向一旁的游崇辉,“建威侯如何作想?”

        游崇辉抬眸,“皇后娘娘身为六宫之主,应该不至于不清楚后妃严禁与朝中大臣交往的宫禁吧?”

        相较于陆长渊,他这话显得直接更多,就差没当面直指李皇后后宫干政。

        闻言李皇后眸色一冷。

        “圣上正在内殿休息,皇叔和二位大人可行入内。”

        陆长渊三人行礼退下,边退边走向内殿。

        及待要跨入内殿门内时,李太师的声音骤然响起,“陆首辅,建威侯,同朝为官这么多年,老夫有一言相劝告。”

        三人下意识地停下脚步,瞧见李太师站在原处,皮笑肉不笑地道:“古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希望你们能认清楚形势,作出最明智的选择。免得做错了决定,不止害了自己,更连累家小。”

        说着,他别有深意地看了遥王一眼,“遥王爷,您说是吧?”

        当年要不是有遥王的配合,他们想扶元帝上位可没那么容易。

        遥王双唇紧抿。

        要说这么多年,自己最后悔的事莫过于曾经帮过元帝。

        这么多年,他放着大权不敢沾,终日游手好闲不问世事,就是怕再重蹈覆辙,再度被卷到这皇权斗争中来,想不到最终还是事与愿违。

        “多谢李太师指教。”游崇辉沉着声冷道。

        陆长渊则眉毛都懒得动一下,直接进了内殿。

        游崇辉忙跟上。

        遥王站在原地犹豫了许久,也跟着入了内殿。

        若李太师没再提起当年之事,他兴许还会迟疑。但现在他不想了,他已经错过一次,不想再错第二回。

        见状,李太师彻底黑了脸。

        不识抬举!

        眼见陆长渊三人的身影彻底消失,懿太子忍不住道:“母后,这几人都不合作,咱们应该怎么办?”

        李皇后直视儿子黑白分明的双目,面无波澜地道:“这话我儿不该问我,应该问你自己才是。”

        “问儿臣自己?”懿太子眼里闪过一丝迟疑。

        李皇后笑了,“是啊,说到底你才是那个要登基称帝的人不是吗?”

        懿太子垂眸,双手攥在一起,不断收紧。

        母后说的对,自己才是那个要做皇帝的人,不可能指望母后一辈子为他出谋划策,他应该有自己的主意。

        良久,他抬起头,双眸发冷,不带一丝一毫感情地道:“一切照计划行事!”

        “合该如此。”李皇后颔首,笑了。

        ……

        与此同时,在一墙之隔的偏殿,人心浮动,整个空间飘荡着一种明显的焦躁意味。

        这种集体焦虑来自原本该在殿外雨中跪着的众官。

        方才陆长渊三人前脚被宣进殿,后脚就有宦官来“请”他们屋内避雨。众官本就被这冷雨浇得浑身哆嗦,加上陆长渊等几人已经得到元帝的召见,他们也无谓坚持,连忙跟着进来躲雨。

        偏殿内没有火盆,也没有能置换的干衣裳,大家身上的衣服都还湿答答地搭在身上,还滴滴答答地涎着水,随着众官的来回走动弄得满地一片狼藉。

        天气又冷峭,殿门不让关,风嗖嗖地吹,吹得众官个个浑身发颤,不少人更是冻得面色发白嘴唇发紫,直打喷嚏。

        剩下几个身子骨好的,也忍不住不停地来回踱步。一是为活动身子驱退寒意,二则是想尽量缓解心中的不安。

        一个四品官员焦急地望着御殿正殿的方向,不耐烦地嘀咕着,“怎么这么久还没出来?”

        “别是出了什么事了吧?”他的同僚忍不住道。

        “能出什么事?”

        “还能出什么事情,你说陆老他们进去那么久也未见出来,该不会是被……”同僚在脖子处比划了个杀人灭口的动作。

        边上另一官连忙拉下他的手,一脸惊恐望着把守殿门的侍卫与宦官,瞧见对方的视线未往这边来,这才松了口气,“你不要命了!你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敢在这里乱说,你想死我还想活呢!”

        被他这么一说,同僚也被吓出一身冷汗,立即噤了声,不敢再说。

        少了几人的说话声,殿内瞬间似乎又安静了许多,连同时间也变得更加磨人地慢。


  https://www.dldwx.cc/xs/45108211/653840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