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大唐:穿越之我是武则天 > 第17章 长安小学

第17章 长安小学


一切都有序进行,长安学院的暑假也接近尾声,暑假期间除了长安周边的学生回家,其余几乎都在学院度过。当然大部分讲师并没有闲着,他们在武照制定的大纲下编纂出了长安小学和中学各年级课本,每日也很是辛苦,为此武照还请他们去长安城最好的酒楼搓了一顿。

        这一个多月不仅长安学院和长安小学外的商业街招商完毕,武照还请木匠打造出多辆八轮公交马车,准备在开学前一天投入运营。沿路的站点都已经安插好木制站牌,驾车师傅也培训完毕,只等明日运营。

        第二天卯时起,就有长安人就看见一些奇怪的八轮大马车缓缓在长安与其周边往返。大马车的车身上有的写着一路公交长安小学--店子村,有的写着二路公交长安学院--槐树村,反正都写着长安公交,前面地点不是长安学院就是长安小学,后面的则都是长安郊区各个村落的地名。公交马车停靠站点时,马车上虽无一人但车夫还是喊道:“公共马车,上车请投一个铜板。请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有胆大好奇的人就上前问道:“嗨,师傅,这公共马车是什么意思?我可以坐吗?”

        “可以的,站牌上面有地点,全程到哪都是一个铜板,上不上?”车夫指着边上的站牌对那位男子解释道。

        那男子看了看说:“这没我想去的地方,我要去店子村接我儿子,他明天要去长安小学上课。”

        “哦,去槐树村啊,那你穿过这个胡同去做二路吧,那个到槐树村。”车夫说完驾起大马车往下个站点驶去。

        那男子边想边走,要不试试去,反正今天是请了假的。从长安走回他们店子村最快也要大半个时辰,要是坐马车的话就快多了。说来也是巧,他刚看到站牌就远远瞧见一辆八轮大马车向站牌奔来。他连跑带喊:“师傅,一会你等等我,我要坐公交车!”

        公交车夫远远看见一人连跑带朝他挥手还想这么快就有人坐啦。索性就等了那人一下,那男子跑到近前双手撑住膝盖喘着粗气问道:“师傅,去槐树村吗?”

        车夫说道:“终点站正是槐树村。上车请投一个铜板,请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那男子见状便从衣兜里摸出一把铜板,从中取出一个扔进了前门口的大箱子里。待他进去后,听车夫说马车起步,请坐稳扶牢。他便慌忙找了个位置坐下。马车果然朝他们槐树村的方向跑去,他有点惊喜就和车夫闲聊了起来。“嘿,师傅,这公交马车就真只收一个铜板?这就是收5个铜板也不够你这两匹马吃饱吧?”

        “宸妃娘娘说了,这就是方便百姓出行了,不为挣钱。”车夫说道。

        嗯?又是宸妃娘娘。这可真是位有本事又善良的大人物啊!车夫想着就附和道:“这宸妃娘娘可真是心善,若不是她办这个长安小学,我家狗蛋还真读不起书。”

        “谁说不是呢,明天我家娃也要去长安小学啦。若不是宸妃娘娘,咱别说给孩子读书,就是能不受大户人家的气也就知足了。可是招咱来当这公交马夫,宸妃娘娘不仅给出了每月600文的高价还说职业不分贵贱,让我们不必唯唯诺诺做人。”

        “哟!那工钱可是不少,可惜我不会驾车,要不我也想做这公交车夫,看起来比我干伙计轻松多了。”那男子一顿,仿佛又想起了什么又说道:“兄弟,你家孩子几年级啊?”

        “一年级,年龄是不小了,都快九岁了,可是之前家里穷,没启过蒙,只能在一年级。”车夫有些愧疚地说。

        “这可是真巧啦,我家狗蛋也是一年级,他在村里私塾读过一段时日,但是考试成绩不行,也是分到一年级啦。”那男子有些意外又感觉像是碰到了一个多年的朋友,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也就两刻钟,公交马车就到了终点站槐树村村口。此时村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他们早几日就听安装站牌的日说今日公交马车会通行,众人便都聚在这想看看所谓的公交马车。没想到,李大柱从车上下来了。一群人上上下下围观完公交马车就扯着李大柱问长问短。李大柱也感觉很骄傲,他说自己是大唐第一个坐公交马车的人,双马拉车跑的又平又快,关键才一个铜板。在村人一脸羡慕中,李大柱拉着媳妇孩子大摇大摆往家中走去。余下众人还在讨论,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农村人可能一辈子也坐不了一次马车,村中有些男子已经跃跃欲试,打算明天一早带着婆娘坐马车去长安城里逛逛,下午再做马车回村。

        经过一天的现场宣传,第二天在长安小学门口,果然许多大人和孩子从公交马车上下来。一直到进入班级,学生们还谈论着坐公交马车的体验。而校门口的大人也好不了多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坐马车,现在还都不敢相信居然只花了一个铜板就坐上了马车。等到晚上的时候,想坐公交马车已经需要排队了。

        看着两所学校有模有样地运行,武照内心是别有一番滋味。穿越千年,又做了教育行业,也许只有手拿课本,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传道受业的老师才是她最喜欢的事情。

        开学不到一个月时间,长安小学已经步入正轨。这天周五武照来到小学检查工作,还没临近教学楼,就隐约听见一个班级里面爆发出热烈掌声。武照甚是好奇,在大唐居然能听到如此热烈的掌声,她不由加快了步子,悄悄站在后窗观看起来。

        教室里面正在上自然课,原来是刚才老师答应他们若是表现好,下节课就带他们去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上课的老师约莫十八九岁,虽是为少年郎但声音极有亲和力,黑板上写的粉笔字也苍劲有力。他对讲台下的学生问道:“同学们你看我手里的这个瓶子装的是什么?”有位男孩举手说什么都没有,另一位也举手问老师是不是要变戏法啦。那位少年老师都笑着让其坐下,他正欲说话时,又有位学生举手说是空气。少年老师很是高兴,大声地表扬了说话学生,并呼吁大家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随后老师用点火的方法证明了空气和二氧化碳的存在,引得一群小朋友连连惊叹。至于空气中还有其它什么气体,书中只是说目前还未知,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少年老师上课仪态大方得体、不吝赞扬、互动得当且懂得循循善诱,加以培养,日后在教学方面定有所成。课后武照及时给予这位小老师鼓励,并承诺如果能继续保持并发扬这种风格,若愿从教,毕业后直接面试进入长安小学或中学任学科组长。这位少年老师听完后激动地连连感谢,并表示自己就是算学院师范班的,非常乐意教授课业。武照走后,少年郎冯恩立马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远在川蜀的父母。冯恩家贫,上有三位兄长和两位姐姐,一家人都勒紧了腰带供其读书,但去年科举未中一家人都倍受打击。冯恩成绩不差,以前只是没在算学和法律方面用功,落榜后他不愿放弃多年苦读,硬着头皮求了父母兄长最后再拼者三年,若是不成,以后便到镇上做一个账房养家糊口。进入算学院后他被分到师范班,平日里朋友也少,便整日钻研这教学教法,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知道这长安小学待遇是不错的,若是节省着,养活他们一家人是没有问题的。


  https://www.dldwx.cc/xs/46602231/140194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