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妙成天 > 第四十三章——重命道途

第四十三章——重命道途


  来到清誉阁后,林犴并没有第一时间直上顶楼,而是找到于七楼守经的邱长老。

  见林犴将一本书谱掏出递给自己,邱长老好奇地接过来一翻,眉头不由一皱。

  林犴连忙问道:

  “邱长老怎么了?”

  邱长老将剑谱摔在桌上,冷声道:

  “此乃一本邪道剑谱!

  讲究夺阳饲阴,以七魄为阵,以浊气为根,若是长久修习此剑谱,定会令天地二魂与世身渐离渐远,直到成丹无望!

  其威力虽斐然,却绝了后路。”

  果然,林犴也料到了这点,毕竟不过一元境邪修,哪能持有什么上乘法门。

  林犴将剑谱收回,准备带回去销毁,又将方才得到的布帛掏了出来。

  没想邱长老看见这布帛,眼神一愣,随即讶然道:

  “林师侄是从哪得来的这一页天书?”

  林犴没有解释来历,只是说道:

  “这天书名临渊图,敢问邱长老,可知其渊源?”

  “临渊图?”邱长老闭目思索了一番,良久才睁开双目恬然道:

  “若是贫道所料不差,此应是寂生图录中的一章。”

  “何为寂生图录?”

  邱长老摇了摇头:

  “贫道亦不知晓,不过应不是阴极诸天之物。”

  林犴看着这布帛,心中思绪万千,若这真是来自阳极诸天。

  那传授此图的真人岂不是来自阳极诸天的真人?

  看来那元州卢氏,自己势必要去一趟了。

  邱长老没有打开布帛,而是将此物递回,并劝诫道:

  “这寂生图录应有四九之数,你得了其中一章,自会感应到余下诸章。

  不过剩下的章图,可未必在阴极诸天。

  劝林师侄莫把太多心思放此物之上。

  要知道自身的功行才是根本。”

  林犴收回布帛,朝邱长老执礼道:

  “弟子在此谢过长老。”

  邱长老一摆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

  手持徽记,踏在九楼门户之前,林犴看着眼前古朴的大门,也不知有多少年没被打开。

  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入眼处竟是满是尘埃,一座座灰蒙蒙的书架立在其中。

  林犴诧异地看向里面,只觉得古怪。

  他本以为里面通向某处秘境,却没想竟如此普通。

  持着徽记走进书阁,刚迈过大门,手中的徽记竟转瞬消散如烟。

  林犴心中生出一股明悟,看来自己要在其中好好待些日子了。

  走进后,林犴凝神扫了一圈,虽尘埃满境,却没有半点活性。

  穹顶开有一窗格,一束曦光照射进来,可见空气中无比的纯净。

  林犴思索不透其中的原理,便按下心思不再去想。

  快步来到左边第三位的书架,从四层摸索一会,终是找到了那本典籍。

  将其抽出,其上堆满的灰尘竟消失的干净。

  林犴再一看自己的双手,亦是没有半点尘埃。

  幻境?林犴直起身,抬头看了一圈,还是觉得这里就是一普通的书阁。

  看来还是自己功行不够,林犴微微摇首,没有再想这些。

  穹顶的天窗开得并不大,但照进来的阳光却让林犴可以把这书阁里的布置看得清清楚楚。

  他随意地找了个位置,倚着书架,翻开手中的典籍,品读了起来……

  此典籍虽不过短短数千字,但待林犴读完,已是十日之后。

  林犴伸了个懒腰后长处一口气,不禁感慨清帝真是天纵之才!

  如此玄妙之法典,其不过双十的年华就参悟了出来。

  当然,编撰此典籍已是很久以后的事,其内还有着不少清帝上仙后来的感悟。

  合上典籍,林犴看着封面上烫金的“重命”二字楞楞出神,心中竟有些纠结着要不要踏上这一条路。

  重命道途,古往今来,不说有几人踏足,甚至都未有几人知晓。

  其道途之坚险,令林犴咋舌。

  想来只有自己这般没有前路的人,才会试着踏足此途吧。

  重命、重命,毁蕴元之基,归无咎之境。

  毁幽精之无咎宝瓶,扫星途之无边瘀滞。

  待星途坦荡,命不存身,

  胎光降尘,以天魂替命魂,

  以天心代彼心。

  重命之法门,归根结底便是以重天之外的天魂代替世身之内的命魂。

  可命魂乃是七魄之根本,又怎能轻易挪替。

  其中的风险,难与外人道。

  而且更重要的是,待天魂代替命魂之后,还要重蹈覆辙,再以命魂替天魂。

  若不如此做,天魂主身,开枝脉轮。

  七魄需升华,每日要吞食的灵机不知凡几,以修士初入蕴元境的法力,根本足以支撑几日,到时便是脉轮枯损,人死灯灭之结局。

  唯有再以命魂替代天魂,七魄重归于幽精枝叶,不再无休止的吞噬灵机,方能逃出生天!

  毕竟天魂乃无极之变,以天魂筑就的世身,所需的资粮自是非命魂筑就的世身能比。

  而且前几日吞噬灵机到还好,一旦七魄升华,再吞噬的可就不仅仅是灵机了。

  不入上境,怎养得起天魂筑命之身!

  而这也是清帝为何有三大根法的原因。

  怪不得、怪不得,自清帝以后再无有几人修行此法门。

  毕竟玄修也不过是以根法铸就玄命后,无咎幽精宝瓶支离破碎,再追本溯源,以天魂融命魂。

  而天魂归命,便是所谓合道。

  一跃,功成上境,位列无上真人!

  唉,一想这,林犴面色越是苦闷。

  走完重命道途倒是不需耗费几日光阴,但踏上道途前的准备,却绝非一日之功。

  且不说天魂筑身后,七魄要吞食的灵机需消磨多久光阴来积攒。

  就连这之前,为使七魄脉轮能承载天魂筑身,必要以天地元气淬炼七魄,而这更是不知要耗费多少日苦功。

  真可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不过自己乃是纯阳道胎,天生任督二脉贯通,架立天地神桥,脐轮、降宫、泥丸宫三大丹田更是自行拓展,无需费心开辟。

  这倒是省了自己不少的功夫。

  毕竟先天道胎,在上古时乃是天生的修道种子。

  修行养丹法门,可谓是一日千里!

  而如今新法鼎盛,先天道胎这才不复上古盛名。

  想到这里,林犴忽然回忆起启灵大礼时,自己在濯冥内宗见到的那位少年。

  头顶峥嵘,道心无尘。

  亦是修行丹法的无双资质!

  那少年好像叫罗浑来着。

  算了,不去想他,既然道途已定,自己接下来便要一心攻于修持,再不得三心二意。

  


  https://www.dldwx.cc/xs/67888277/668207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