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唐宁宋云婉 > 第八十七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八十七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两个上了年纪的老者出现在外面人的眼中。

        而直面在两个老者眼前的,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年轻人,接触过官场的他们,一眼便能感觉到这个年轻人身上那不一般的军伍气息。

        年轻人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出头,却拥有一种与这个年龄完全不符的气质。

        唐宁神色一正,微躬身,并拱手行礼道:“后生唐宁见过两位前辈。”

        两个老者相视一眼,连忙上前扶起唐宁,说道:“唐大人多礼了。”

        唐宁起身,又拱手询问道:“二位可是奉新二宋,宋应升和宋应星前辈?”

        左侧个子稍矮点,年龄稍长些的老者首先说道:“老夫正是宋应升。”

        对宋应升的事迹,唐宁了解得不多,作为家中兄长的宋应升,没有三弟宋应星影响那么大,但唐宁对他还是很敬佩的。

        因为按照正史中,在两年后,宋老先生看到大明复国无望,在悲愤交加中服毒殉国了。

        宋老先生殉国之后,作为三弟的宋应星便隐居了,宁愿过着贫困交加的生活,也拒不出仕。

        先不说二位的成就,光是他们这份大义,就不知道要盖过当今多少士族大夫。

        对这样的前辈,唐宁是打心底里敬佩,所以只要有一丝可能,都要想方设法把他们招到自己这边来,不让他们的才华和忠义付诸东流。

        “老夫宋应星,家中排行老三。”旁边的老者也自我介绍道。

        “唐大人,里面请。”宋应升抬手相请道。

        “宋前辈客气了,称我唐宁即可。”

        “唐大人,你是朝廷亲命的潮州总兵,我兄弟二人如今是平民,怎能落了礼数。”

        见两人坚持,唐宁也不再多说,直接跨步而入。

        宋云婉也跟着进来了,其他人则关门守在外面。

        落座之后,宋云婉给三人倒上茶水,自己退到一旁。

        唐宁也不拖泥带水,直接说道:“两位前辈见谅,此次特意留下两位前辈,是有个不情之请。”

        两兄弟相视一眼,还是由老大宋应升出声说道:“唐大人旦说无妨。”

        唐宁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说道:“两位前辈应该也看到了,我潮州府上下,正在大力积蓄力量。”

        “这不是我唐宁想做潮州王,而是想为以后多积攒一些反抗的实力。”

        “因为潮州府往南,就只有大海了,等敌人打到这里,我们便退无可退。”

        “现在多积攒一些实力,以后就可以为大明多积攒一些生机。但是,潮州上下百废待兴,不只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大量的有能之士。”

        “人力和物力,我都已经在想办法解决,唯独有才能之人是怎么都不嫌多的。”

        “晚辈与两位前辈神交已久,多次期望两位前辈能早些来到我潮州府。没想到上天垂怜,让我今日得偿所愿,希望两位前辈一定要留在我潮州。”

        宋应升摆了下手,叹息的说道:“唐大人实在是过赞了,京师被破之时,我兄弟二人为朝廷命官,却毫无作为,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灭亡,陛下罹难。”

        “亡国之人,何以颜面得此谬赞?”

        一旁的宋应星,也是满脸的伤感。

        看来大明的灭亡,是兄弟二人心中永远的痛。

        唐宁立即正色道:“大明灭亡,错不在二位,而是那些尸位素餐之人。”

        “唉,事已至此,不说也罢,不说也罢。”宋应升再度叹息一声。

        稍微控制了下情绪,宋应升又问道:“难道唐大人,想要凭这一府之力光复我大明?据我所知,唐大人手下可用兵力,不足五千。”

        “新军战力,老夫也有耳闻,但是闯军、建虏军,皆几十乃至百万,如何力敌?”

        唐宁立即振声道:“前辈不知,我新军出自红莲山,去年底也不过三百人。今年三月我们进驻黄冈,兵力发展至两千余人。”

        “六月进至潮州府城,目前兵力已近五千。如今幸得潮州上下百姓支持,兵力依然在稳步扩张,我军士气、意志,皆非那些乌合之众可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以微末之身,出红莲山,蔓延至黄冈,再至整个潮州府。”

        “以后,我们的影响会席卷整个广东,福建,江西,乃至整个南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何愁大明不复?”

        听到唐宁所说的一番话,宋应升几乎是激动的一站而起,神情激昂的复述着刚才所说的一些话,一些激动人心的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好,好,说得好啊……”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何愁大明不复?”

        突然,宋应升面朝北方,双膝一软的跪倒在地,痛哭着道:“陛下啊,你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大明不是亡于你,是那些做臣子的没有尽力啊。”

        “他们没有团结在陛下身边,没有和陛下齐心协力,才让我大明灭亡的啊……”

        宋应星连忙扑过去,扶住兄长,神色悲戚。

        看到两位老人如此,唐宁心中很不是滋味,他走到两位老人身后,并没有去搀扶,而是默默的站着。

        因为他清楚,两位老人心中压抑的情感太沉重了,若非如此,宋应升老前辈怎能走上服毒自杀这条路?

        稍一会儿之后,两人才慢慢的平复心中的悲伤,唐宁连忙上前将两人扶起。

        兄弟两人控制好情绪,相视一眼,微微点头。

        宋应升转身看向唐宁,拱了拱手道:“草民宋应升,但凭大人差遣。”

        “草民宋应星,也愿意为潮州府尽绵薄之力。”

        唐宁连忙躬身行礼道:“唐宁在此代潮州府上下,谢过两位前辈成全。”

        随即,唐宁又对宋应升道:“前辈,我想让你就任潮州同知,如何?”

        同知,是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官。

        唐宁让宋应升这个平民直接担任潮州府同知,倒不是他心血来潮不按资历的胡乱任命。

        其实,宋应升前辈已经为官多年,突闻国难才一病不起,卸任前的官职就是同知,也是在广东。

        所以,这顶多算平级调动,连升迁都算不上。

        至于唐宁此举有插手广东政务之嫌,现在他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一步一步的和某些人虚与委蛇。


  https://www.dldwx.cc/xs/68207/127178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