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总死在要见国师的半路上 > 第54章 皎如玉树

第54章 皎如玉树


秋末,入冬前,京华城外下了一场滂沱大雨,谢瑾原正在城外赶回,因这突如其来的大雨不得不停下了脚步。

        她带着前雨进了一座凉亭,古时交通不便,文人又爱出城游玩,或是吟诗作对,或是护送亲友,所以这一路客栈、酒馆不多,但凉亭几里便有一个。

        前雨一进凉亭就在里头唉声叹气:“这马车什么时候不坏怎么偏偏就在这回府的路上坏了。”

        谢瑾原是因外务去的城外,她自然不是徒步而去——她带着前雨坐着马车走的,怕城外不安全又带了几个侍卫,只是回来的半路上这马车忽的就坏了,她和前雨一路赶回,没想到这半途中又遇了这场大雨,不得不停了下来。

        此时山色一片空蒙,雨滴接连不断的从屋顶滑落,润台湿瓦,集滴成群,仿若是神邸透过那空旷辽远的苍穹悲悯的注视着这世间的一切。

        那风也从这苍穹中来,风一大,雨便斜了,即使站在亭中身上也沾了几滴这场秋雨。

        “夫人和少爷在府里头肯定着急了。”前雨看似有些焦躁。

        “前雨。”谢瑾原安抚她,“马车坏了自然不能赶路,就在这里好好的歇一歇吧,这几日你跟着我也累了。”谢瑾原不知道这京华中出了什么事情,她打听不出来,可她感觉到府里的紧张,谢夫人让她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前雨跟着她自然跑下跑下,才半个月就瘦了好几斤了。

        “小姐。”前雨惭愧的看着谢瑾原,“若不是我一时贪玩误了点,这会儿我们应该在府里了。”她们去的时候天气晴朗,回来的时候却黑云布满,小姐本来是要赶路回去的,却因为她一时贪玩不见踪影,这才耽误了行程,而这马车什么时候不坏偏偏就在这半路出了事,小姐不得不下了车徒步行走,还没走几步呢,雨就来了。

        谢瑾原望着看不真切的亭外的风景,“多说无益,等吧。”她其实是有耐心的,既然谢夫人和谢大学士同意了让她出京华城跟着哥哥到处走一走,她突然就没有那么心事重重了,于是也有了耐心,慢慢的观察着京华城的一切,她和上官音去上官府外院避暑时走过这一条官道,可如今她才知道,这管道原来有这么多条路叉,而每条路叉旁都种着一棵树木,虽长势都有些萧条,秋末初冬么,但是还是能出分叉中看出了树种并不相同,而她坐在这有些凉意的石凳上时又发现了另外一道风景——这凉亭中竟然还有一些文人学子的刻字,他们不是刻在亭柱上,而是刻在这石桌上。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同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谢瑾原也不知自己算不算信佛,只她看着这石桌上整齐的那一行行诗句,心中便想起了这一句佛语。

        佛书她偶尔也会读一读,书中多是波澜不惊、淡定不语、舍己为人之话,但是偶尔一看,那些不争不辨的话语,四大皆空的修行真能使人内心平静。

        方丈大师和谢瑾原说过,并非佛语使人平静,而是信佛之人内心本而平静。

        谢瑾原话语一落,便有人入了这亭中。

        雨声大,掩了这来往的马蹄,谢瑾原听闻侍卫的拦截这才知道有人入了这亭中。

        进来的人一身雨气,摘了斗篷,露出了那副美如冠玉,皎如玉树的面庞。

        是凤宁澜。

        谢瑾原这才想起,因着简柳之事,凤宁澜被当今圣上三道圣旨叫回了京华城,竟然今日才到吗?

        她不喜凤宁澜,自然就由着府中的侍卫拦截,可凤宁澜身边的侍卫强势得很,三言两语两人还是进了这亭中。

        “来的路上看到遗弃路边的马车,原来竟是你的。”凤宁澜毫无拘束之意,脱了斗篷,风度翩翩的坐在了谢瑾原的对面,“怎的,被人暗中做了手脚?”

        他笑得幸灾乐祸,谢瑾原便不想答。

        凤宁澜于是又问道,“你近日可是得罪了什么人?”他顿了一会儿,又说道,“亦或是,谢侍郎得罪了什么人?”

        凤宁澜虽在奈良,远离京华城,可他和谢瑾原这种深闺女子不同,他有自己的亲信,有自己的死士,又养了自己的眼线,消息自然畅通无阻。

        西北李大将军凯旋而归,西北平定,劳苦功高,谢瑾君三年前那事定然不会罢休,被逐出京华城在他意料之中。

        只他没想到的是谢夫人竟然答应了让谢瑾原也跟着出城。

        他在这回京的路上看到被遗弃的马车就在猜测是不是谢瑾原遭到不测,结果赶到这里才发现她躲入了这凉亭中。

        谢瑾原并不想和凤宁澜深讨这些事情,所以回了一句:“我不知。”

        凤宁澜坐在对面盯着她,“若不是我和怀璟去时扫了这里的山贼窝,你可能就遭到不幸了。”

        谢瑾原抬眼看他,冷清清的道了一句,“那就多谢王爷的救命之恩了。”

        “哦?你可要如何谢我?”凤宁澜想了想,眯起那双眼睛,“三次救命之恩,如此缘分,足够姑娘以身相许了吧。”

        谢瑾原觉得凤宁澜简直就是在无理取闹,于是言道,“婚姻之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甚的是拿到了那一道圣旨,王爷请勿说笑。”

        “我且问你。”凤宁澜看着谢瑾原,未动怒,却是说道,“五月初五花端节那日,你可见一女子于水月庵后山那弹琴?”

        谢瑾原一愣,她知这其中必有蹊跷,半响才谨慎的答道,“不曾。”她不懂为何凤宁澜这么执着于琴音,上一世明明看中的是穿着绿裳的女子。

        前雨那日一直跟着谢瑾原,谢瑾原说不曾见过,她自然也不会说。

        凤宁澜笑了笑,因雨气的衬托显得十分妖冶,可谢瑾原却察觉出了周遭气息的阴寒,她不知凤宁澜为何如此,便不再说话。

        凤宁澜却又开口了,他说道,“这城中谁的琴音最好。”

        这不难回答,谢瑾原道,“世人皆知这琴音最好的乃是简大小姐。”

        凤宁澜却又说,“可她那日并未在水月庵中。”

        谢瑾原看着凤宁澜,“这又有何关系。”

        “那排第二呢?”

        “是我表妹。”

        “琴音如何?”

        “气势磅礴。”陆雨渐长在军营,和上官音一样,豪爽干脆,琴音抒发心意,自然气势磅礴。

        “你呢?”凤宁澜又问。

        “闺阁之音,不入王爷之耳。”

        “那也要听过才知。”

        因这令人寸步难行的大雨,谢瑾原不得不在这凉亭中于凤宁澜聊了三刻,等雨停了,空气清明,这才起身回府,凤宁澜也并非只会戏耍他人,他也回京华城,于是一路护送谢瑾原回了府。

        下雨之时,谢瑾原未回到府中,谢夫人自然焦虑万分,听闻下人传话“小姐回府了。”这才放下心来,只她带着人到府门前时,看到马上的凤宁澜又心生不喜了,她虽为谢大学士的夫人,嫁人前也是书香世家之女,可与谢瑾原的隐忍不同,谢夫人女中豪杰,豪爽不拘。

        三年前谢瑾君接下那道圣旨后,谢夫人以探望太后名义入宫,暗讽了皇上一顿,太后也知皇上做得不厚道,可圣旨岂有收回之理,便暗中应下,说过了几年,等李大将军气消了,谢夫人若是看中了哪家女子,她出面做媒让谢瑾君成亲。

        谢夫人这才善罢甘休,可如今只因李将军解甲归田,皇上竟然下旨外放谢瑾君,她便又怨起了这些皇亲国戚。

        这回一出府就见到了凤宁澜,自然不会给好脸色,凤宁澜也没有进府一叙之意,颔首和谢夫人拜了别,直接回了王爷府。

        一回府中,王太妃就拉着他开始絮叨了,“宁澜,你怎可如此莽撞。”王太妃也并非要责骂,她面带惊喜,语气里更多的则是怜惜。

        若不是凤宁澜杀伐果断,静安府早在老王爷去世后便萧条了,她虽不常出府,可也知这京华城各府的夫人不喜与她交往,当然并非是她难以相处,而是她这异族的身份,她是大祈人,可也不全是大祈人,凤宁澜的外祖母也就是王太妃的母亲乃是南夏人,她父亲虽是大祈丞相,可她身上还是留着异族人的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因此这世家的夫人便不爱与她往来,她虽委屈,可也忍着,好在凤宁澜争气,袭了爵,静安王府才不致凋落。

        “下次不会了。”凤宁澜自小由王太妃抚养,两人感情自然深厚,他在外虽任性妄为,回府时却也怕王太妃伤心有过不少妥协。

        他自小长相俊美,虽他不以为傲,却也知道不同的——异族混血,虽身份低人一等,相貌却是高人一等,可见这世道在乎的多还是身份。

        不过他答应得如此爽快自然也和知道了那日所听的琴音非出自简柳之手有关,既然和简柳无关,他自然可以弃如敝履。

        王太妃见凤宁澜答得如此爽快,心下宽慰,便也不再多言,只嘱咐府中丫鬟小厮们备好热水,为凤宁澜接风洗尘。

        他在这边换了身衣服,便接到了大长公主发来的请帖。

        今日秋末,她邀请了京华城不少青年才俊,各府千金于公主府参加宴会。

        凤宁澜惦记花端节的琴音,自然是要去的,只是他不知道,那弹琴之人,当日并未去。


  https://www.dldwx.cc/xs/68748/3539754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