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


李村长报出个数:“水田一亩三两五百文,旱田二两四百文。”

        如此算下来,那便是足足八两又八百五十文!

        着实算是一笔巨款了。

        “当真?”唐玉茗故作惊叹。

        “自然,”李村长道,“你若有意,明日我便安排你们交换地契。”

        “那便再好不过了,”唐玉茗连忙笑道,“多谢村长,果不愧是读书人,这样快就解决了如此大难。”

        李村长闻言,心下十分受用。

        虽然对方是个不学无术的混子,但依然抚着胡子笑起来。

        唐玉茗与之约好时间,又送了好些东西,方才将人请出家门,只待明日拿钱交地契。

        ————

        解决完了田地之事,日子逐步走上正轨。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唐玉茗日日出摊,点心也从面饼花卷增加到馒头豆浆杂粮包,生意火爆不减,日常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不说,甚至还攒了不小一笔银钱。

        这期间花卷卖的时日多,尝过的人也不少,有些个精明的小贩已经从中摸出些门道,学了个七八成,也推着小车出来卖。

        不过好在唐玉茗功底深,味道正,在一众食客里名声响亮,风评也好,再者摊上点心种类又多,生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赚的银子多了,唐玉茗日日变着花样做吃的,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很快将唐铮瘦小的身体养回来,最近已经开始窜起个子,几乎一日比一日高。

        唐铮性子乖巧,腿伤一好便跟着唐玉茗一道出来做生意,帮着做些小杂活儿,听话懂事又能干,叫唐玉茗每日出摊都不必再忙的焦头烂额。

        小少年干干净净又长得清秀好看,跟在后面不吵不闹,还总是主动帮忙,跟前世印象里娇贵的熊孩子截然不同。

        唐玉茗看着心中欣慰,嘴角勾起老父亲般的笑容,越发稀罕起自家小主角。

        就这样忙忙碌碌又充实地过了一个月,如今已是存了好些银钱,加上先前卖地的八两多积蓄,唐玉茗手里已有十六七两银子。

        这还是除去了家里两人的日常开销,以及生活物件儿的采买。为了给正在长身体的唐铮改善营养,唐玉茗每日极为注重饮食,在食材方面就花了不少银钱。

        而作为一个从现代穿来的人,他对生活品质也要比寻常农人更重视。一些家具木材暂且不提,床褥衣衫都是能换就换,原主穿过的破旧衣裳、带有霉味的枕头被褥,唐玉茗自赚了钱之后皆是麻溜地换了。不仅他自己的,唐铮房间的亦然。

        除此之外,唐玉茗还给唐木匠送过一次银钱,以感谢先前对方半卖半送他一辆推车之恩。这推车可谓是帮了唐玉茗的大忙,做工质量又好,市面上价格只高不低,当初的七十文只怕是连个轮子的钱都算不上。唐玉茗心里记着这份人情,但唐木匠脾气倔,并未收钱。知晓对方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老爷子,唐玉茗也没有勉强,只是连着送了十天的鸡鸭鱼肉瓜果点心,权当感谢他当初的照顾。

        即便这一月来花费算不上小,可唐玉茗依然零零碎碎攒下了十六七两银子,除去平日用来支出的几两碎银铜板,剩下的全都换成白花花的银锭子,被存了下来。

        这些钱哪怕是对五六口人的普通家庭而言也已是可以不愁吃穿两年,但唐玉茗却仍然愁钱赚的少。

        不为别的——唐铮该去读书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在唐玉茗的观念里,小孩子就该读书。

        以唐铮如今的年纪,正是上学读书的时候。

        尽管原书中主角习了武,但唐玉茗却希望他这辈子不要再遇上那些打打杀杀之事,像寻常人家悉心养大的孩子一般,有人疼,有书读,便足够了。

        若将来有意,便考取功名,若无意,那回来做些生意安安稳稳过日子也好。

        总之,千万不要再像书里那样,活得痛苦,死得痛苦,对不起天下人,天下人也对不起他。

        唐玉茗穿过来这么久,身边的一丝一缕都无比真实,就仿佛他一直生活在这个世界,以前的一切皆如云烟,缥缈虚无,恍如隔世。

        是以,在习惯新生活的同时,对待唐铮也早已不仅是对待主角的态度,反倒将之视为家里幼弟,疼爱有加。

        这日,恰逢唐玉茗收摊早,赶集时碰上个卖鲫鱼的小贩,跟一个挑着扁担卖豆腐的小贩站在一处,一时间旁边围了不少人,生意不错。

        唐玉茗默默道,这不就是标准的鲫鱼豆腐汤组合吗?古代人的商业合作手段也已经这么高级了吗?

        想着,他凑了过去,瞧那木盆里的鲫鱼。

        这些鲫鱼应当是那小贩从河里捉来的,看上去极其灵活,与后世普遍人工饲养的不太一样。这年头河水尚未被工业化的热潮所污染,江南又处处好风光,河清水甜,最是养鱼,这自然长成的鲫鱼肉质自然不必多说。

        唐玉茗熟练挑了条大小适中的鲫鱼,用草绳穿着提回家,顺带还买了块白花花的豆腐。

        做一锅鲫鱼豆腐汤,正好尝尝鲜。

        鲫鱼豆腐汤做法简单,是家常菜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汤类美食。

        鲫鱼又称喜头鱼,意即生子有喜时食用。鲫鱼营养丰富,有良好的催乳作用,对母体身体恢复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其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

        豆腐同样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此外,豆腐对病后调养、减肥、细腻肌肤亦很有好处。

        总之,鲫鱼豆腐汤的组合不仅味道鲜美,还有健胃,清热,降火的功效,是一道营养价值与美味并存的佳肴。

        回到家略作休整,唐玉茗就开始处理起食材来。

        他熟练将鲫鱼处理干净后,鱼身两面各划上三刀,涂抹上少量食盐,再用葱姜酒进行腌渍去腥。

        趁此期间将豆腐切块备用,又顺手炒了个素,大米淘洗上锅煮。一番动作下来,鲫鱼也腌渍得差不多了。

        唐玉茗另起锅烧油,将准备好的鲫鱼入锅小火慢煎,待一面煎黄之后翻面继续煎另一面,直至两面煎透,再加入清水用大火炖。

        随着鲫鱼入锅慢煎的滋啦声响起,厨房就弥漫出一股鲜到极致的香味——鱼肉在料酒和热油的作用下,迸发出一股特殊的、叫人口舌生津的鲜香味道来。

        没多久,锅中鱼汤就烧开了,汤汁变得奶白诱人,极为好看。

        唐玉茗扬手加入切好的豆腐,重新盖上锅盖,改小火慢炖,直至汤汁浓稠,每块豆腐里都吸收满了鲫鱼汤的鲜香。

        最后加入食盐调味,利用柴火余热炖上片刻,再撒入一把碧绿葱花,一锅喷香奶白的鲫鱼豆腐汤就完成了。

        唐玉茗盛了两碗汤,招呼唐铮吃饭。

        “尝尝看,今日买的鲫鱼新鲜。”

        少年看着碗中奶白浓稠的汤,不自觉咽了下口水。

        见唐玉茗已经拿起碗筷喝汤,唐铮便也捧起碗,喝了一口奶白色浓稠的汤。

        鱼汤入口香浓,却丝毫不腥,味道鲜香,清爽不腻,美滋滋喝上一大口,从舌尖暖到心尖。

        再尝一口豆腐,同样是味蕾的享受。嫩白的豆腐吸饱了鱼汤的鲜美,入口滑嫩香甜,甚至无需牙齿费劲,就似果冻如云朵一般在唇舌间化开,叫人急切想要吞入腹中,却又舍不得这美妙口感。

        少年乌黑的眸子中满是惊艳。

        喝过鱼汤,吃过豆腐,接下来自然就是尝尝新鲜鲫鱼肉了。

        整锅鱼肉炖的恰到好处,肉质鲜嫩多汁,丝毫不感觉柴,反倒将鱼肉的细腻和鲜味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时间嫩滑弹牙,鲜美的味道充斥口腔。

        一口惊艳,两口鲜香,三口回味无穷。

        喝过一碗热乎的鱼汤,再盛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无论是就着鱼肉炒素吃,还是拌了鲜美鱼汤进白米饭里吃,都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正巧,唐铮和唐玉茗此时各自选择了一种吃法。

        唐铮在米饭里加了鱼汤,奶白的汤混合了粒粒分明的饭,不仅丝毫感觉不到鱼腥,反而将独属于鲫鱼的鲜美与喷香弹软的米粒结合,送入唇舌间咀嚼,尽数都是味觉盛宴。

        唐玉茗则选择了米饭配菜。夹一筷子鲜嫩多汁的鱼肉,再送一口喷香热乎的米饭,两种独特的味道在口腔里混合、分开,最后咽下肚,同样是对美味的一种享受。期间还能配以炒时蔬丰富口味,叫人吃起饭来大口大口咽。

        两人埋头苦吃,很快就将一锅鲫鱼豆腐汤分食完,肚子里暖乎乎,舌尖上鲜香不停。

        吃饱喝足,唐铮站起来想要洗碗,被唐玉茗拦住,赶到院中休息去。

        唐铮原本还要挣扎,见唐玉茗已经端走了碗筷,态度坚决,又想起院里还有些杂货没做完,于是也没再坚持,乖乖离开厨房出去了。

        唐玉茗收拾完碗筷,出去院中找唐铮。

        少年此时正像个小媳妇一样蹲在井边洗衣服,低垂着个脑袋,看起来乖巧又省事,非常懂得替人分忧。

        唐玉茗看着好笑:“小铮,我来吧,今日早起可累?”

        唐铮最近在长个子,唐玉茗除了每日盯着人喝一杯牛乳外,还日日清晨叫醒他起来跑步。

        “不累,活动后精神反倒要好上一些,”唐铮一边回应,一边手脚麻利搓衣服,“我很快就洗好了,哥这件里衣料子好,需得仔细些。”

        先前唐玉茗买了两匹布交给唐铮缝里衣,正好一人一件,如今已经完工,穿着十分舒适。

        唐玉茗也没有坚持,随手搬了个凳子坐在他旁边,就聊起来。


  https://www.dldwx.cc/xs/73057507/129575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