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囚魂转世 > 第五十二章 宝鼎密码

第五十二章 宝鼎密码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听子明讲完这些,冷月没有说话。子明的话让冷月感到很不舒服,觉得自己又傻了一次。一个是看起来对自己信任有加的领导,却不停的跟踪、监视自己。另一个是自己的同窗好友,一个自己对他‘知无不言’的人,对自己确是‘知而不言’。没有一个人真正的信任过自己。说不出自己是被抛弃呢还是被欺骗。冷月长叹一口气,觉得这个世界灰暗了很多,友情也不过如此。想到这,侧过脑袋看着吴海,只有吴海没让他失望。冷月心里有了一丝慰藉。

        不过冷月依旧觉得启动‘宝鼎’不是什么好事。张局长说的没错,这事危险很大。必须加以制止,看来得先找个理由说服子明。于是冷月说道:“我们都不了解这个铜鼎,谁知道启动他会有什么后果。按张局长所说法明寺两次被毁都与宝鼎有关,可见启动宝鼎定不是什么好事。我还想多或几年呢。”

        子明听了,连忙点头称是,声称绝不能莽撞的去启动‘宝鼎’,必须得加以研究,因为子明通过招魂发现,当年赵天保是按郑国安的想法启动的‘宝鼎’。而郑国安并没有仔细研究过‘铜牌’。只有一次来上河村和张爷爷探讨过一次,才看到了‘铜牌’。但因两人争持不下,只好去古庙找了玄清大师的鬼魂,被玄清大师劝说住,才终止了寻找‘宝鼎’。

        而郑国安根据自己的推测,认为‘铜牌’为五曲六片,最后一片没有曲目,只记载了‘紫青灵笛,黄帝之笛,凤骨所制,可开宝鼎之门,通仙境’这么一句话,而这句话可以写在其他的铜片上,这片实在多余。而笛子的一头也正好为六个凸起,多的这一片,应该是为了对应而设置的。那就说明当年制造这铜牌的人是有意而为之,这个‘六’一定是个重要的数字。而六个铜牌和六个凸起,便是六六三十六。所以这六和三十六应该和开启‘宝鼎’有关。

        当赵天保在开启‘宝鼎’的时候,见鼎底沿园周边正好布了十个点,被分成了十份,这不正好每一份是三十六度吗?于是便顺时针转了一格。但子明觉得这种想法太简单,总觉得不对,觉得这就像一个密码锁一样,应该是多密码的。

        密码不对,虽然也能启动‘宝鼎’。但肯定后果严重,或许就是寺庙被毁的原因。于是在仔细研究后发现,发现铜牌实际上更像是拼图。于是拆了铜牌,果然拼成了一个图案。

        吴海听到此处,拿起铜牌仔细看了看。总共有六个铜片,每个铜片都很薄,成不规则形状,大概和一个6寸照片的大小一样。其中五个铜片刻着五个曲目,第六个铜片没有刻曲目,只刻着几个字。吴海看后问子明道:“‘铜牌’不是那个护卫所制吗?难道护卫也知道开启‘宝鼎’的方法?那周赧王为什么不去成仙,而选择投降呢?”

        冷月一拍大腿,连说没错,如果周氏王朝知道如何成仙。还练什么丹,当什么王,直接当仙人算了,可见这里有问题,一定是什么让他们不去启动‘宝鼎’。这一定有危险。

        子明对着吴海竖起了大拇指,说道:“当时在办公室的时候没有和你们全部说清,因为当时是在做戏,自然不能全说。玄清大师当时是说周郝王将‘紫青灵笛’给了护卫,护卫制作了‘铜牌’这些都是历代的师父口授的‘紫青灵笛’和‘铜牌’的来历。至于‘宝鼎’历代师父都没有说明。但法明寺为唐朝所建,且历代的驻寺僧侣的任务就是守护‘紫青灵笛’和‘铜牌’。而师父传授弟子任务时的第一件事就是吹‘出世’之曲。但历代高僧中,不乏有对‘铜牌’所述之事感兴趣之人。亦有去寻找‘宝鼎’之人。而宋明两朝,亦有传闻有人找到了‘宝鼎’。但宋明两朝,法明寺亦遭了几次劫难,毁过两次。直到清末,玄清师祖也在寻找‘宝鼎’,后失踪二十余年才回来。身受重伤,临死之前告诫玄清和他师父‘切莫再寻找‘宝鼎’,我等凡人,无法成仙’。由此可见,‘宝鼎’确实存在。根据玄清所述的这些事中,有几件事很蹊跷,第一、‘铜牌’为护卫所制都是历代师父口授,为何要代代相传‘铜牌’的来历?第二、‘铜牌’中明确写了‘宝鼎’,这是为何,按理说,没有这一页,就无人得知‘宝鼎’之事,也就无人去寻找‘宝鼎’了。而这一切看起来好像是‘铜牌’与‘宝鼎’无关,其实都是在暗示这‘铜牌’与‘宝鼎’有关。至于周家王朝没有成仙的原因很简单……。”

        子明话没说完,吴海叹口气接过话茬:“明白了,因为‘宝鼎’不在周家王朝手里。”吴海知道子明的话说的在理,而且和张局长说的也都吻合。应该没说谎。也许这‘铜牌’真与‘宝鼎’有关。或许真像子明说的,这秘密就在这‘铜牌’之中?

        冷月这时也弄明白了,咂咂嘴:“原来如此,如果‘铜牌’真为护卫所制,那就说明周朝知道如何开启‘宝鼎’,那‘宝鼎’又是何时失去的呢?又是何人得到的呢?秦国灭了周朝,莫非‘宝鼎’在秦国手中?怪不得秦国国君各个都想成仙。”

        子明呵呵笑了:“成什么仙?我觉得这就是一台机器,一台时空穿梭机。能到外星球去。”

        吴海看看子明,又看看铜鼎,觉得子明说的很有道理,和自己想的也算不谋而合。冷月摸了摸铜鼎,又看看笛子,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一时也找不到反驳的词语,索性也就不开腔了。

        子明又对‘铜牌’仔细研究起来,吴海也凑过去和他一起研究。冷月见此情形,也没说什么,心想:去研究吧,未必能研究出什么结果。

        ‘铜牌’由六片组成,拆开后拼成了一个五边形,有曲谱的五片在周边,刻了字的那片在中间,每个铜片上都刻有线性条纹,当铜片拼在一起后,条纹便连成了一个完整的图案。吴海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像什么。只看出整个图案是由一根线完全闭合形成的。每个有曲谱的铜片两面都有小的或凹或凸的圆点,以及短粗线条将圆点连起来,部分圆点上面或下面还有小短杠。看起来应该就是曲谱。

        每个铜片有一面在曲谱的右边刻有字,字也都是圆线条组成。三个人都认不得是什么字体,还好有几个字看起来很像现在的字,像大写的‘一、二、三’。但还有两个字,一个是四个横组成,一个是上下两横,中间一个叉叉的字。三个人认不出来,但猜出来像‘四’和‘五’。如果这是五个数字的话,那数字下面的字想来就是曲谱的名字了。

        果然大家继续猜,猜出了‘魂’、‘儡’、‘隐’三个字,那剩下不用猜也知道了。再看中间全是字的那个铜片,‘紫’、‘笛’、‘黄’、‘可’这几个字都好认,其他不猜也知道就是大家熟悉的那句话‘紫青灵笛,黄帝之笛,凤骨所制,可开宝鼎之门,通仙境’。

        吴海看完了铜牌,又跑去看‘宝鼎’,探个身子去查看铜鼎内部的底部。底部中间为由三个小半圆形和一个大半圆形组成的凹槽,笛子的一端正好可插入其中。

        凹槽周围有一个圆形线条,或者说是细缝。再往外均布着十个小圆点,五个凹点,五个凸点,间隔布置。而大半圆凹槽的中点正对着其中一个凹点。鼎的内部都绘有线条,风格和铜牌的差不多。吴海看的头都晕了,连忙翻身过来坐到地上。

        子明问吴海有什么发现,吴海摇摇头:“如果这是一个密码锁的话,我们必须得知道,每个点代表什么数字。这有十个点,而‘铜牌’有六片,其中有五个铜片都有数字,也只是‘一’到‘五’,但另外的数字却无从可找。如果算上正反面的话,就有十二个面。不知该怎么对应。”

        子明也学着吴海的样子又跑去看了鼎的内部,然后又从包里拿出相机,咔嚓、咔嚓了几下。冷月心想:行啊,家伙事带的齐活啊,有备而来。

        子明坐下来,一边通过显示器翻着照片,一边看着‘铜牌’。冷月干脆坐下来点根烟,看着他们两个。吴海两眼直愣愣的看着墙壁,不知在想什么。

        就在冷月的烟快要吸完的时候,吴海和子明几乎同时大叫起来,把冷月吓一嘚瑟,烟都没拿稳,掉到了地上。

        两个人听到对方一叫,也都一愣,知道大家都有所发现。子明示意吴海先说。吴海指指铜鼎,说道:“古人尚九,认为九代表终极,零为空。所以这十个点应该不是‘一’到‘十’。应该是‘零’到‘九’。我们知道有五个铜片有数字,‘一’到‘五’,这五个数字是明确体现出来的。那么还缺‘六’到‘九’。第六个铜片一面有字,一面无字。无字代表‘零’。如果‘一’到‘五’对应五个凸点,而现在的凹槽所对应的凹点为‘零’的话,那‘六’到‘九’就对应其余四个凹点。就是说,这十个点并不是按顺序排的‘零’到‘九’,应该是间隔着排的。”

        子明拿着铜牌和相机仔细又看了一下,冷月也过来从子明手里拿过铜牌来回翻着看。但吴海还没想出来这九个数该如何排列。

        于是三人又陷入了沉思,猛的冷月碰了一下子明的胳膊,问子明刚才叫什么。子明对冷月摆摆手,又接着思考了。冷月无奈,起身围着铜鼎转了两圈,转着转着,他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铜鼎的三个足是嵌入在铜地面的凹槽内,纹丝合缝。想来是为了固定铜鼎所用,但为什么要固定它呢?也许是为了在错误的密码下抵抗震动而不让他移位?或者……。冷月忽然灵光一闪,拿起灯又对着四面的铜壁查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铜鼎要固定的原因。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com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dldwx.cc/xs/73908/3740014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