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天下一统从禅位开始 > 第九章 汤和在行动

第九章 汤和在行动


有人可能要问了,你杨家怎么这么牛叉,在朱棣的地盘上还敢这么狂,不怕被抄家灭族么?

        大家不要忘了,世家之所以被称为世家,除了钱多,地多,剩下的就是人多了。

        要是天下太平,杨家可能还忌惮朱棣几分。

        如今天下即将大乱,杨家还真不怕。

        要是真的撕破了脸,杨家即便被灭,朱棣也离玩完不远了。

        更何况,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相互联姻,北凉的几大世家早就成为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集团。

        这也是朱棣明知杨家是骑墙派,还能容忍和重用杨家三兄弟的原因。

        北津县距离北凉城不过十几里,不到中午于谦就站在了姚家大门口。

        姚家是北凉排名第二的世家,掌管锦衣卫的姚广孝便是出自姚家,只不过是旁系中的旁系子弟罢了。

        姚家人听说于谦来访,自然是大开中门把他迎进了大厅。

        不说于谦现在的身份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皇帝,即便是刚刚他在朝会上举荐了姚家子弟,就足够姚家礼遇了。

        一番客气之后,于谦便直接开门见山。

        “久闻姚家人才济济,恰逢本官刚刚上任,所缺吏员颇多,不知姚家可否助于某一臂之力?”

        姚家一听于谦是来招人的,自然十分高兴。

        虽然吏员不是官员,但禁军衙门毕竟是在皇帝跟前办差的,说不定哪天就被皇帝看上并且重用了。

        而且以目前北凉的形势,既然杨家可以选择中立,姚家为何不能选择两边下注?

        其实姚家与杨家同在北津县,家族实力原本就不相上下,杨家之所以能排在姚家之上,其根本原因在于杨士奇三兄弟。

        姚广孝虽然出身于姚家,但自幼便出家当了和尚,对姚家的归属感并不强,所以姚家才会屈居老二的位置多年。

        杨,姚两家虽然在大方向上号称利益同盟共同进退,但相互间的争斗和摩擦还是难免的。

        凭什么你杨家就是老大,姚家就要当千年老二?

        这也是于谦先来姚家的原因。

        最终于谦从姚家挑走了十多名青年才俊,然后感叹道:“如今于某虽为禁军大都督,但奈何手下实在没人啊,皇上的禁卫军原本应有三卫之数,如今却是一卫都难以凑齐,于某失职啊!”

        姚家听后更是大喜,连忙表示姚家愿为皇上分忧,若皇上不嫌弃,姚家愿派子弟入宫担当禁卫。

        于谦则表示皇上自然愿意,只是害怕摄政王那边会有一定阻力。

        姚家则拍着胸脯表示一定会尽全力促成此事云云。

        正事谈完了,后面就是娱乐活动了,由于延续了刚刚的良好氛围,那自然是宾主尽欢。

        下午于谦辞别了依依不舍的姚家众人。

        姚家也准备了大量的礼物,足足装满了一大车。

        看到于谦就带了一个随从,姚家干脆派了一个车夫,替他赶着马车向北津县的另一个世家杨家而去。

        车行至半路,姚家派来的那个车夫突然暴起,掏出匕首一刀割了那名随从的喉咙。

        于谦见状大惊,连忙抽出长剑与之拼杀起来。

        双方交手不过十数个回合,于谦便已被刺客完全压制,胳膊上已经被匕首划开了数道口子。

        这是个高手!

        于谦的武功虽然比不得沙场征战的猛将,但也差不了多少。

        寻常五六个手持兵刃的大汉那是休想近身的。

        不过因为中午喝了不少酒,原本十分的武艺却只能使出五六分,所以才会这么惨。

        “你到底是何人?为何刺杀本官?你若是图财,这一车财物只管拿去,本官绝不追究!”

        那刺客却并不答话,出手反而更加狠辣了几分。

        此时于谦的心里万分的后悔,自己怎么就这么托大,身边连个侍卫都不带呢?

        自己死了不要紧,皇上交代的差事可怎么办啊!

        噗哧一声,刺客的匕首狠狠的刺进了于谦的肩膀。

        于谦吃痛之下,手中的长剑脱手。

        刺客接过长剑,就要刺向于谦的心脏。

        “我命休矣!”

        于谦此刻已经闭上了眼睛等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支弓箭噗哧一声射穿了刺客的喉咙,刺客瞬间没了生息,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于谦死里逃生,连忙抹了一把脸上的血迹,只见不远处一个黑脸大汉向他咧了咧嘴,露出一排整齐的小白牙。

        “多谢恩公相救,还请恩公留下姓名,在下必有重谢!”

        黑脸汉子却是没有答话,朝于谦拱了拱手,策马而去。

        这个黑脸汉子自然是汤和的门客。

        自以为接到徐寿密旨的汤和置办了不少产业,才算把这二百多人给安置了下去。

        姚广孝之所以没有发现,或者说发现了没有当回事儿,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番操作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让汤和领兵作战或是冲锋陷阵那确实没的说。

        让汤和玩谍战,那不是搞笑么?

        要是汤和真有这个能力,上次也不至于还没动手呢,就被人家锦衣卫给一锅端了。

        不过这回汤和充分总结了上次的经验教训。

        他的策略也极其简单,那就是派人盯着姚广孝,凡是姚广孝要干的事儿,他就暗中搞破坏。

        姚广孝对此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关键是他根本没想到会有人敢暗中盯着他这个特务头子。

        所以杀手一出北凉城就被汤和的人给盯上了。

        这才碰巧救了于谦一命。

        不过汤和的手下实在是太不专业了。

        尽管于谦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但仅凭那个黑脸大汉手中的弓和箭,他基本上就已经可以确定这人是汤和的手下无疑。

        您要问为什么,这不是废话吗,那箭身上清晰的刻着信国公府几个大字,于谦又不瞎,怎么可能看不到。

        此时于谦面色一肃,连忙处理好箭矢,随意包扎了一下伤口,便亲自驾车向杨家而去。

        马车到了杨家的大门口,杨家的下人见于谦浑身是血,车上还有两具尸体,也是吓了一大跳。

        连忙将人送去客房,一边派人去找大夫过来给于谦疗伤,一边赶紧派人去北凉城报信。

        于谦好歹也是朝廷重臣,居然在北津县被人暗杀,还险些就丢了性命,万一真的死在杨家,那杨家可就真的说不清了。

        于谦朝会之时刚举荐了几个人,结果下午的时候就遭到暗杀,要说这其中没有猫腻,谁信啊?

        杨溥得知消息后也坐不住了,直接快马加鞭的就出城回了家,人还没进门,便开始大哭道:“兄长啊,兄长,小弟来了,小弟来了啊!”

        “贤弟啊,我又没死,你这哭个什么劲儿啊!”

        于谦受的伤看似吓人,其实伤的并不重,此时虽然在发着烧,但意识却十分清醒。

        看到于谦无恙,杨溥才松了一口气。

        “到底是谁?到底是谁这么大的胆子,胆敢刺杀朝廷一品大员?”

        于谦冷冷一笑。“贤弟难道猜不出么?”

        杨溥怎会猜不出,不过这话他却没法接,只得安慰道:“兄长还请放心,此事摄政王已经吩咐北凉令黄子澄严查了,一定会给兄长一个交代。”

        于谦叹了一口气道:“若是真要严查,岂会把案子交给黄子澄?此事大家都心知肚明。贤弟,今日此处没有外人,看在你我交情的份上,你可否给我一句痛快话,我举荐你为禁军副都督之职,你到底敢不敢接?”


  https://www.dldwx.cc/xs/83319935/146036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