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快穿之行旅 > 长兄难为1-82

长兄难为1-82


  这次回村,还是上次大牛几个来县城赶车的那个刘叔。一大早,刘叔就将车赶到了铺子后院,几个人一起,很快就将要带回去的东西搬到了车上。

  大牛最后看了看没什么东西落下,铺子里后院里的家伙事儿也都收好,锁好门后就抱着小黑上了骡车。

  回去过年,至少得要正月初七才会回来,大牛不担心铺子的东西被偷,反正最值钱的就是锅这个带不走的铁器以及后院里存的一些食物,这些真要是被偷了,损失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最让大牛担心的是,年节这十来天不在,最怕铺子起火。现在这所有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真要来点火星子,一着就起来了。

  而且救火也没有先进的设备和冲在一线的英雄们,火一起,周边的人还会打水提水来救一救,火真大起来了,那就是无解,等着火自灭。

  所以大牛特意去找了每天晚上敲更的更夫,花了几百文拜托他们晚上多往这条街走几趟。再还有就是跟前后左右的街坊邻居们也拜托了,麻烦他们给帮着看顾几分。

  如果是自己的铺子,大牛才不会这么仔细,还去找打更的帮忙看着,就是因为是别人的铺子,大牛才仔细这么多。

  骡车先到了镇上,大牛到镇上采买了些,之后在镇上吃了顿热食,才往家去。

  二牛的食肆也是今天收工,到了食肆门口,大牛只是说了一声,就先回去了,今天路上走了大半天的,每个人都冻的不行,而且刘叔今天这也是最后一趟跑完了回家去,也就别耽搁了。

  进院子卸行李,东西卸下后刘叔也赶着回去,没做停留,直接就走了。

  三个多月没回来,家里没什么变化,大牛先去了火坑屋里把火生起来,架起架子把炊壶装水了放在火上,其他人则是忙着把各自的行李分开收到自己屋去。

  腊月的时候,二牛两夫妻就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个遍,各种年货也都备上了,就只等大牛几个回来过年的了。

  大牛几个将各自的行李都放到自己屋里,然后便到火坑里烤火暖和身子,在冷风里吹了大半天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没多久,二牛一家三口也把食肆那边收整好了归家来,大豆子裹的圆滚滚地跑进火坑屋里就一一叫人,从大伯到小黑元宝都一一问好。

  小孩子真是长得快,才三个月不见,之前还说话打嗑的大豆子现在都很能说了,时不时还蹦出长篇大论,听的人都觉得有趣。

  二牛一家三口回来,张家一家人才算是全部到齐,一家八口到火坑屋里坐了没多大一会儿,一家人又得起身做事,昨天才到的两头整猪还没清洗处理,明天还有正月里的饭菜也没整治,算起来都是事儿。

  往年家里都是订的一头整猪,供家里人吃以及腌了熏好了搁食肆里卖,但今年不是县城又开了吃食店,一头就不够了,这次定了两头整猪。

  大牛让弟妹们先去洗肉洗猪内脏,自己则清点食材,看这回过年怎么准备菜色。

  今年过年大豆子能跟着一起吃了,还有陈家那边会过来拜年,陈家也有好几个小孩儿,得多准备几个不辣好克化的小孩儿能吃的菜色。

  ……

  年后初六,食肆里开张,大牛,大妹,二妹还有三牛,四牛也准备着回县城去,回去还是照样找的黄家车马行。

  初七一大早,还是刘叔来了拂水村接人,行李搬上车。原本定下的是初八回,但从前天开始就有敬业的媒婆来家了,连着两天都搞得家里没法干活儿,所以干脆提前去县城。

  这回回县城,之前熏的腊肉都得带去县城,才熏了几天,没有熏好,到了县城得继续熏。

  回县城的路上没在镇上停留,直接回了县城铺子里。到了铺子,没什么时间休息,铺子需要把后院烤火的屋给整理一下,将没熏好的腊肉给挂起来。

  正月里的县城要比镇上、村里热闹多了,不少人都是趁着冬日年节到县城里逛逛,还有不少来县城赶考的书生,过完年就赶到县城准备参加二月的县试。

  连带着铺子里的生意好了许多,有很大一部分租住在南坊巷子里的读书人,咬文嚼字行,喂饱自己难,大牛这物美价廉的铺子每天都有不少读书人来吃饭。

  到县试前,大牛这里竟然成了不少读书人聚集讨论的地方,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里有三个过了县试和府试的童生。

  考完送走了考上的没考上的这些书生,本来以为日子是恢复了平静,没想到徐家开始请媒婆上门了。

  说实话呢,大牛对徐家人的接触虽然不多,但对接触多的徐子深和徐子扬印象还是很不错的,而徐家就没那么放心了。

  毕竟相比起娶媳,嫁女“风险”更大。只听说过“男怕入错行”,没说“男怕娶错媳”吧,倒是有“女怕嫁错郎”。

  如果单从徐子扬的方面看,大牛自己看觉得不错。再从年后上门提亲的热度看,大妹和二妹只要是不成亲,事就不算完。

  因为徐家请了媒婆多次上门来,还很注意分寸的不打扰铺子的日常。大妹之前或多或少对徐子扬有些好感,现在对徐子扬的态度倒是有了挺大的变化,之前只当是大哥的朋友,现在也有了些女儿家的心思。

  两家接触慢慢变多,大牛倒也知道了徐家求娶的原因还是那样,当然徐子扬的意愿也占了不少。等到大妹吐口后,大牛才正式地开始和徐家请的官媒商谈。

  三个月后,徐家请期,上半年太赶,下半年的日子都不算太好,更别说徐家正是下半年贩货的时候,最终日子是订在了来年的春天。

  大妹是三月十四的生辰,在明年十九的生辰后就出嫁。

  订好日子后,徐子扬跑铺子的次数更多了,大牛在各种什么节日、集会的时候也会让未婚夫妻两个单独出去培养培养感情。

  大牛想着大妹出嫁总不能从铺子里出,一家五口人总还是有个自家的院子更好,拿出五十两在前年赶考住的院子的隔壁巷子里买下了一处小院子。

  院子在西坊的桂花巷,不大,除开厨房、柴房、杂物房外,就只有四间屋子,最大的一间大牛,三牛和四牛隔出三个空间住,第二大的一间两姐妹隔了一下分开住,剩下的两间里,一间做了书房,另一个做了客房,好有时候二牛一家来了住。

  第二年开春,大妹被喜轿热热闹闹地给接走,大牛送走后,内心复杂的紧。

  之前为二牛操办,因着是娶进来,大牛完全没有什么复杂的感觉,但把大妹嫁去另一个家里,家里人都觉得高兴又难过。

  徐家不算是县城里最富最贵的,但远比张家好太多,要不是徐子扬自己喜欢,不是徐家看中了张家三兄弟的潜力,这门亲是结不了的。

  大牛看中徐家也不是因为徐家是所有来提亲的人家里条件最好的一户,有大妹自己点头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接下来的形势。

  现在看着城里乡下都很安宁和谐,但大牛知道很快征兵的诏令就要下来了。

  其实之前就一直有预兆,牛马等牲畜的价格年年涨,粮食这三年的价格也涨了些,大牛估计是有些人已经开始准备了。

  大牛距离朝堂太远,只能从书肆里往年的邸报里看到些许信息,但如果大牛的记忆没有问题的话,后年的冬月,北方草原会正式进攻。

  这北方草原部落冬日临近前南下是常有的事,之前几年北方部落的南下,大成朝原本也是这么认为的,但那是战乱的开始。

  这一次南下也不是北方部落单纯地来“打秋风”,而是作为正式开始的一次试探,后面还有多次小型的试探,最后猛然一下进攻。

  大牛不确定时间究竟对不对,毕竟不知道自己这只小蝴蝶有没有什么影响,造成了多大的影响,自己要是现在去跟别人说接下来得打几十年的仗,所有人肯定都以为自己疯了。

  所以大牛生就一个小人物,没法做更多,只能尽量地为家里人多打算几分。

  现在大妹算是稳妥出嫁了,接下来的二妹早之前就有了人家来提亲,不仅是提亲,还有靠谱的人来帮忙说。

  其实这户人家就是和老村正爷爷交好的班头周顺的长孙,每年都是周班头带着人来拂水村收的粮食,一来二去的,周家倒是挺看重张家人,等张家三兄弟一起考上童生的消息传来,这心思就更定了。

  虽说衙役属下九流,也常有人说嫁人别嫁当差的,但大牛觉得周家挺好,家风挺正,周家长孙周勇人也勤快肯干,左算右算都是不错的人家。

  而接下来世道不安宁,大牛觉得二妹嫁进周家倒是能得到庇护,和周家结亲怎么的也能让张家得些照顾。

  在大妹出嫁后,二妹的亲事紧接着也定了下来,隔年开春,二妹四月二十五满了十八后就出嫁。

  等两姐妹都出嫁后,大牛这吃食店除了三牛和四牛放假时帮忙外,都是大牛一个人忙活,也不像以前一样卖各种制作工序复杂的吃食了,主要卖起了馄饨包子馒头这些好准备的。


  https://www.dldwx.cc/xs/87212630/5231458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