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一颗龙珠吞入腹 > 第306章 镇压世间,拨弄因果

第306章 镇压世间,拨弄因果


世外暂且不提,但在世内“叩阙请愿”从来都是犯大忌讳之事。

        因为。

        在皇权看来,所谓的“叩阙请愿”本质上就和“清君侧”差不多,就是希望通过人多势众法不责众的方式强行威逼朝廷这边妥协。

        这是对朝廷权威极大的挑衅!

        而对于这种事的处理方式,自古以来更是有太多案例可以借鉴。

        官府这边直接就将带头的几个刺头给抓了。

        因其中混杂的有修行者,甚至还爆发了不小的骚乱,但在南晋都城,想要凭借修为制造骚乱,那还真是想多了。

        倒也不说叩阙请愿的年轻修士都是坏人,相反很多还真的是怀揣着满腔热血,出发点还真的是为了南晋的未来。

        闭关锁国,本质上其实是极端保守,放弃了世界发展的机遇,不啻于慢性自杀。

        但是。

        在俞幼泉看来,现在的他们就是混乱之源。

        或被蛊惑,或真正心怀正义的年轻修士,被镇异司和其他军队的力量一血腥镇压,立马就明白了什么叫做残忍。

        甚至都不需要俞幼泉做任何批示,就有想要升官发财想疯了的官员,直接就将这些参与叩阙的修士往大里死办严办。

        只短短时间,牵联者甚重。

        镇异司的官员差役,几乎天天都在抓人。

        因他们所穿着的衣服大多为黑色,在京城很快就有了诸如“黑无常”、“黑阎王”的称号。

        建邺一片哗然。

        很多百姓都道路以目。

        至于全国各地的叛乱,自然也是第一时间派兵去弹压。

        平靖一地之后,就直接抄家、灭族、分田。

        在通讯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往往一地发生叛乱,很难镇压,核心原因还是因为技术限制。

        往往一地发生了叛乱,消息最少也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传达到中枢。

        中央朝廷调兵调粮,一来一往,或许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

        若是流寇,或许已经席卷天下好几个州府,裹挟大量的良民为流寇。

        但在这个世界,往往哪里一发生叛乱,只要有一个信众诚心祈祷,俞幼泉就能直接知晓。

        若是其中混杂有为非作歹的修行者,他一道天雷或许就直接劈死。

        若是一道天雷不够,那就两道三道。

        若是还不够,他甚至还可以派遣一个念头分身过去。

        到了他如今这个修为,只要不是九王级别的修行者,但凡敢在他面前蹦跶,俞幼泉第一时间就能给他们以重锤。

        然后。

        俞幼泉发现,面对各地此起彼伏的叛乱,他好像骤然没有那么慌乱了。

        往往在诛杀掉那些躲在背后撺掇搞事的修行者后,对于具体的叛兵反而懒得去理会,任由他们肆虐,甚至是局部做大做强。

        任何等待朝廷派遣军队去镇压!

        然后。

        朝廷军队练了兵,见了血,真正有了搏杀的经验。

        在领兵的过程中,甚至还有数量相当不少的将帅脱颖而出。

        最重要的是,匪过如梳,兵过如篦,一旦某地真的发生了叛乱,在很多人的默契下,甚至是一个又一个世家被连根拔起。

        随后,就是平叛和分田。

        通过这一系列事情,俞幼泉骤然发现他好像忽然变得冷血了很多。

        甚至颇有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破而后立,大乱大治。

        如果说第一个州府发生叛乱的时候,朝廷这边还非常愤怒,甚至有些手忙脚乱、焦头烂额。

        但是。

        自从第一个叛乱的州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平叛、分田、办学的经验后开始,朝廷这边忽然也变得从容了起来。

        有辰龙侯撑腰,天下修士就算是想要搞事,也基本上无法从其中攫取到任何好处。

        相反,那一道从天而降的雷霆,那更是前所未有的深入人心。

        南晋修行界,忽然开始有些敬畏天穹,敬畏那一道道才能够天穹劈落的银白闪电。

        世间修行者忽然发现,他们头顶那是真的高悬着一口雷霆之剑。

        以至于就算是有修行者已经蠢蠢欲动,也只敢各种躲在后面撺掇,最少也需要弄出一些替死的手段。

        否则那就是老寿星上吊活的不耐烦了!

        然后。

        大晋皇帝程绍兴也好,还是参与到平叛的将军、士卒也好,甚至是很多平定叛乱后参与到治世的文官也罢,一个个都积累的异常丰富的经验。

        你们不搞事?

        我们怎么进步?

        尤其是大量书院学子进入到官场后,更是给南晋严苛的九品官人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曾经死气沉沉的官场,也因这新的政治力量的进入,开始变得更加有活力。

        有诸多前辈“进步”和“上位”的成功经验,很多书院学子那更是好似各个都化身为了“班定远”这等手持旌节的外交官,你不惹事我也要帮你惹出一点事来。

        不得不承认,世家永远都是消息最灵通的。

        尤其是在事关家族传承和存续的这件事上,各大世家那更是异常的默契。

        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貌似有些不对。

        无论哪里发生了叛乱,朝廷的平叛官兵出现的时机总是那么的微妙。

        往往都是世家大族第一时间受到了强烈冲击,而遭受冲击后,平叛的大军又总能从逃难的难民中,找到那么几个受害者,亦或者干脆就能从某个山洞某个小树林找到一些世家大族的种种罪证

        随后就是边平叛边审讯边分田,很多田产甚至干脆就分给了某个大姓的分支.

        往往主支想要夺回这些产业,这些分支家族第一时间就不干了。

        各大世家为之心寒,开始意识到,朝廷甚至是辰龙侯本就有意纵容这些叛乱,目的就是破而后立,从他们手中夺取各种产业,重新分配给平头百姓。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做。

        然后诸多世家就不干了!

        主动调动一切力量维持地方安稳,一旦某地发生了叛乱,甚至都不需要朝廷出动,直接就主动将之剿灭。

        不得不承认,在南晋这个朝廷先天积弱的时代,各大世家一旦有意联合起来贯彻什么意志,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俞幼泉的武力威胁还要来的更好使。

        让天下人都为之咋舌的是,各地发生了大量的叛乱之后,世间好像忽然迎来了大治,平稳到不像话。

        就是修行界的诸多修行人士,也忽然更敬畏了。

        因为。

        辰龙侯那是真的敢杀人啊!

        不仅如此,也不知道从哪个州府开始,朝廷忽然从叛乱的贼寇中找到了佛寺、道观,甚至其他一些宗门支持叛乱的证据。

        然后,就是伐山破庙和犁庭扫穴般破灭各种宗门。

        大量的浮财和田产,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流入朝廷和被分田的百姓。

        而一些武将,也通过这种案例得到了军功得到了晋升;一些文官也通过这种事件得到了赏识。

        只短短时间,大量的文臣武将就红着眼睛盯的各大宗门毛骨悚然。

        世人骤然发现,朝廷官员真是腰杆子挺直起来了,办事作风简直硬气的不像话。

        在以前宗门弟子犯了错,或许还能趾高气昂;但现在一些宗门弟子只要犯了错,宗派长辈甚至专门到朝廷这边主动承认错误,认罪认罚。

        一些大派宗门,甚至为了撇清关系,第一时间将该犯错的宗门弟子给逐出门派。

        很快,诸多宗门甚至同时表态,他们都是大晋朝廷最坚定的支持者。

        为了表示忠心,主动派遣大量的精英弟子进镇异司当差听候朝廷调遣同时,还主动捐献大量的资材。

        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还因此卷了起来。

        甚至还有门派,甚至提出要将最杰出的女弟子送入宫中为妃

        也算是让世人大大开了眼界!

        若要问最近谁人最幸福,那一定要属于新的大晋皇帝程绍兴。

        通过平叛,他不仅练出了数支可堪一用的大军,而且还切实落实了分田政策,大大增加了税赋收入。

        尤其是这一般杀鸡儆猴下去,世家、宗门心头敬畏,已经很少敢像以前那般阳奉阴违。

        朝廷岁入大幅增加,手中可用之人井喷式出现。

        最重要的是,伴随着越来越多各地书院学子进入朝堂,他终于开始有一支可以初步牵制世家出身官员的力量。

        终于开始有人可以为他冲锋陷阵,他的皇命也终于不再无法出京城。

        <div  class="contentadv">        太舒坦了!

        离阳宫。

        俞幼泉闭目盘坐,面前却是能够看到难以计量的线条。

        它们在他的面前交织、缠绕,前所未有的繁复、复杂,剪不断理还乱。

        这些赫然正是南晋众生和他之间的因果!

        可以看到,俞幼泉面前的因果线虽乱,但也的确是乱中有序。

        而且。

        还能从这些线头的勾连和断裂之间,看到他的功业罪过。

        俞幼泉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心头平静之余,竟出乎意料的冷静,甚至是有些冷漠。

        三境无敌后,俞幼泉最大的感触乃是“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更多的是“脚踏实地”,是不忘初心。

        而四境无敌后,他的心在脱离大地后,却是不可避免飘向了天穹。

        当站的高了,世人在他的眼中自然而然也就小了。

        这让俞幼泉不可避免的有些迷茫,甚至是惶恐。

        世间的哲学千千万,各有各的道理。

        有人说应该“不忘初心”,而有的人却强调,在达到新的高度后,需要远离以前的阶层。

        尤其是他在借助叛乱剜掉那些毒瘤腐肉的过程中,很多无辜小民却是不可避免受到了牵连

        俞幼泉身后天心印记,进入更深层次的悟道。

        他下意识就想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以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类的先贤学问和教诲。

        走到他这个高度后,的确是需要逐渐抛却掉部分人心人性么?

        俞幼泉陷入到了深思之中,甚至像是深层次的悟道。

        而在这个过程中,俞幼泉就像是真正的天意,开始高高俯瞰着南晋甚至是北魏的一切。

        在这个过程中,俞幼泉就好像是一个真正冷漠的第三者,出手干预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而在这个过程中,给俞幼泉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真正有一些仁人志士在疾声大呼。

        甚至干脆有年轻修士专门跑到他的庙宇前绝食抗议!

        核心诉求就是——不能真正和时代潮流脱轨。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浩浩荡荡,淘尽天下英雄。

        不进步,那就是退步。

        辰龙侯身为取得九王支持,主导天下未来走向的掌舵人,绝对不能因私废公,枉顾家国天下未来兴衰。

        如果说在不久前,那些叩阙逼宫的年轻修士很多目的还是出于投机,但历经一连串的打击后,现在“叩阙”几乎就是一个禁忌。

        但是。

        依旧还是有很多玄门中人来到他庙宇前,死谏之。

        这气节就相当惊人了!

        俞幼泉也能够理解,甚至还隐隐有些佩服,他们都是勇士,也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在这个节骨眼接连遇到这种人,还真是让他心情复杂。

        到了后来,进入他庙宇死谏的年轻修士,就直接一去不回。

        甚至就连他的庙宇中,也慢慢开始多了白茫茫的雾气,就好像是一张张开的血盆大口,进去后就没再出来过。

        这让很多暗中观察这件事进展的有心人咋舌不已.

        世人更加确信了他的态度和意志,心有畏惧。

        但是。

        世人对他的不满依旧在蓄积

        但对此,深度合天心的俞幼泉悉数看在眼里的同时,也并没有完全放在心上。

        除非是彻头彻尾的触犯忌讳,天穹那不时垂落而下的劫雷降下的都开始少了些。

        不仅如此,俞幼泉开始慢慢尝试拨弄气运和因果。

        以此慢慢影响天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俞幼泉这才发现,很多时候世人的判断和决定,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而这往往的一念,有时候甚至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俞幼泉目光冷静,思维异常的理性。

        他在想的是,像是他曾经重立天庭的想法,也有可能因此而被无声无息之间就被影响到了么?

        老实说,俞幼泉有些不知道。

        但是。

        就算是在这种绝对冷静的思绪中,俞幼泉依旧感觉非常可怕。

        他是屠龙者,但也同样是恶龙!

        俞幼泉慢慢开始通过拨弄因果的方式,悄无声息影响一些有识之士,让他们亲眼去看亲身去体会。

        譬如。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一个人临时决定到某个庙宇去避雨,然后接触到了他们以前从来不曾接触过的人,看到了以前从来不曾看到过的事,然后产生了以前从来不曾产生过的想法。

        如此种种。

        俞幼泉慢慢沉浸到一个又一个巧合之中,开始编织和拨弄很多人的命运。

        慢慢的,南晋那些一心一意为国请命的有为之士开始减少。

        而俞幼泉也开始以拨弄天地万象因果的方式,将他的所思所感所见,通过一些渠道和手段,借助天地放大,及时传递给他想要传递的修行者心中。

        俞幼泉感觉他好像慢慢成为了一个非常高明的编织大师,一个有着独特匠心的音乐家。

        感觉妙不可言!

        这种通过因果线拨弄命运的感觉,甚至让他都有些沉醉其中。

        然后。

        世人慢慢发现,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修士相信,北魏天地间的星辰之力的确是有问题,存在莫大的风险。

        甚至开始主动规劝那些一心一意向往古法的修士!

        南晋天地难免出现了一些撕裂,但效果非常显著。

        感知到南晋所发生的种种,像是九王中的钟离岫和拓跋村夫等人,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最近发生的种种,还真不枉他们信任幼龙一场!

        尤其是对拓跋村夫而言,最近几年大开垦和新式耕种方式,以及种种肥料的使用,他还真是获益匪浅。

        修为大肆进步!

        甚至最近三年的进步,已经超过了过去三十年,是拓跋村夫最为开心的三年。

        但是。

        让他有些惭愧的是,就算是过去了三年,他依旧没有找到太好的化解星空污染的方法。

        地势坤,以厚德载物。

        大地之德,滋养天地万物,也的确是能相当程度的分解源自星空的污染。

        但人类吃粮吃菜吃肉,都不可避免会持续在体内累积污染和毒素,这几乎有些无解。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求索!

        而对于剑圣钟离岫而言,他这三年进益也异常夸张。

        因为古法天地的回归,世界法则改易,天地底蕴持续增强,瀑布之水流愈发的浩瀚。

        而他也只能被迫持续堆高山崖的高度,修为那也是愈发的深厚。

        世人或许并无太大感应,但俞幼泉拨弄因果的方式,却是给剑圣提供了很多灵感。

        而像是乐圣程青衣,这三年那更是受益匪浅。

        对她而言,舆论战,种种信息传播宣传的手段,都让她大开眼界,修为也是突飞猛进。

        尤其是对种种叛乱的处理,甚至完全超乎九王很多人的预料,对俞幼泉那更是异常的满意。

        虽然世间多有怨怼,但若是换了他们,这处理的或许还真未必能赶得上幼龙。

        和南晋的治乱循环,但总体而言呈现出大乱大治的局面相比,北魏这边却是异常的热闹,到处都能看到无尽的光雨。

        和平静的甚至有些死寂的南晋相比,北魏这边却是繁茂兴盛的让人艳羡。

        又一个黄金大世来临!

        唯一的遗憾,或许就是舆论战没能彻底搅乱南晋。

        但是。

        时间终究在他们这一边,只要再给他们一段时间,那他们就必然将完全超越南晋。

        甚至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修士,开始有意平复南晋这个“不圆满”。


  https://www.dldwx.cc/xs/87520394/1318262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