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三春暖 > 第48章 第48章

第48章 第48章


淑芬看着沈氏,听她娓娓道来,“说来也巧,每回去沈家村我都坐老钱的马车,偏巧那日他有事忙不过来叫了另一人来接我。那人我头一回见,他自称是老钱叫他来载人的,我心里头七上八下的,担心叫人骗了。”

        淑芬知道她娘亲向来行事谨慎,连连点头道:“外祖父和外祖母还有舅舅他们待在家里头又不会走丢了,钱叔今日没空,明日再去也是一样的。”

        沈氏道:“娘也是这样想的,当时就回绝了那人。”

        “嗯,你做得对。”淑芬赞同道。

        沈氏接着道:“娘闲来无事,想着你爹有好些日子不曾给他做过新衣裳了,如今家里头银子紧些,可做两件家常穿的细棉布衫的银子还是有的。娘去了前头的月华斋看料子,一进门就瞧见了你王大姨。”

        “原来是遇见王大姨了。”淑芬好笑地说道:“您是觉得王大姨置了大宅子,咱家还住在燕子胡同里头,心头不平才回来数的铜板?”

        “你娘我是这样的人吗?”沈氏啐了一口道:“王大姨有大宅子住那是她有本事,要论起来她老伴早亡,真真是个有本事的人。我们自过我们的日子,有甚可眼羡的。”

        “那为什么?”淑芬手托香腮,杏眼睁得大大的看着沈氏。

        “为了你哥哥。”沈氏道:“早些日子我托了你王大姨,请她帮你哥哥留意着,若是有合适的姑娘帮忙说合说合。那日见着了她,她当即就叫我坐了她家的马车去了她的新家。”

        “嗯,然后呢?”淑芬道:“王大姨给哥哥说哪家姑娘了?”

        “唉。”沈氏说着忽然就叹起气来,“原本是极好的,那户人家就住在王大姨家隔壁,两户人家就隔着一条巷子。那一家人姓常,从前是扬州的富商。只因老爷子是应天府的人,孩子们孝顺,这才把那边的生意都卖了,到这边置了宅子给老爷子养老。常家的当家人走南闯北做些茶叶、人参、皮草的生意,家里人富庶,也没姨娘、庶子、庶女的闹腾。”

        淑芬细细一想,有些懂了。

        她道:“你是觉得咱家的银子有些少了,不够哥哥娶妻?可这娶妻又不是今日说合了,明日就能娶上的,急什么呀!接下来的日子哥哥和爹爹努力挣银子,总能再挣上一些的。”

        “你王大姨也这样说。”沈氏笑着看着淑芬,“你长大了,懂事了。”

        她说着叹了一声道:“我想着这么好的人家,不应下来可惜了。思来想去,结果我应承了下来。王大姨答应明日去常家一趟,探探他家的口风。要细说起来,这事是我唐突了,原本该银子挣到手了,才去和人家姑娘说合。回头见着了你哥哥,我要问问,这些日子到底挣了多少银子,手上的活钱有多少。”

        “嗯。”淑芬看着窗外,有一棵树长了新枝杈,清新可人的绿叶正探头探脑的往里头张望。她觉得娘亲沈氏有些过于谨慎了,结亲这种事情也是讲缘分的,不单单看谁家的银子多。如今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呢,有什么好担心的。

        当晚沈氏拉着陈自如说了许久的话,得知他手头的活银也不多。陈良柱的银子都拿出去拿盐了,粮食铺子里头拿货银子都是从他那里出的,现今就不过就剩下百来两银子而已。

        沈氏问清楚了,呆了半响,心里也不知是何种滋味。要说如今生意做大了该是好事,可她怎么想都觉得不稳妥,还不如一点点积攒银子叫人放心。

        过了几日,庄大叔的两个侄子带着满满三车的盐回来了。一时间陈自如和萧城他们住的宅子的东厢房都放满了盐。

        隔上一日,钱叔的马车过来一趟,拉了满满一车盐出去,几个铺子里头都放了一些,包括陈家二伯陈良瑞的茶叶铺子里也搁了一百斤卖着。

        陈良瑞见这些日子钱叔挣了不少银子,心下有些后悔,早知不该把自家的马车给卖了,如今干什么都要叫别人家的马车,白白让人挣了银子去。

        他找陈良柱合计了一下,各出了一半银钱重新买了一辆马车回来,平日里谁有事就用着,这么一来就不用往外多掏银子了。

        陈良柱叹道:“现如今银子越发不耐花了,挣多少花多少。买了一辆马车还是不够,跑一趟扬州要三辆马车,可每月只跑一趟,倒不好一口气置办三辆马车了。”

        陈良瑞笑他,“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你啊放宽心,慢慢来。”

        虽说只置办了一辆马车,但马车不便宜,他们手头的活钱又少了一些。

        如此过了月余,陈良柱回了银子只拿了一百两给沈氏,剩下的银钱又拿着往扬州跑了。沈氏见家里头爷们折腾得又黑又瘦,也没挣回来多少银子,忍不住就想叹气。

        王大姨那边过了月余也没消息,她也没好意思去问。

        她只当这事黄了,万万没想到常家的爷们和庄家的侄子对上了。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

        这一日每家每户都忙着祭祖,胆子小的到了夜里都不敢出来。

        庄家两个侄子艺高人胆大,一路从扬州出来走到了无忧山脚下就不愿停下来了。这地方险峻,两边都是极高的山头,只有一条狭窄的山道容人和马车通过。

        偏偏是必经之路,想不走这条路都不行。

        金乌渐渐往山头落下,绚烂的晚霞映照着天空。

        等金乌落下,天色渐暗,月亮就会升起来了。

        庄家老大庄永明看着出了扬州城后就一直跟在他们后头的五辆马车皱了皱眉。他对着后头赶马车的老二庄永清喊道:“最多两个时辰就进城了,现下停不得,赶紧过了这山头再说。”

        庄永清用力点点头,朝着身后第三辆马车的马车夫喊道:“李大叔,这一趟就辛苦你了,咱们赶紧走,进了城我请你吃酒去!”

        第二趟跟着庄家兄弟跑扬州的李大柱连连点头。

        他原本在陈自如的铺子里打下手。出来跑一趟虽然辛苦,得的银子却要比在铺子里头多上好几倍。上一回陈自如直接赏了他十两银子,这是他从前五个月的收入。他盘算着,跑上几个月就能在应天城里买个像样的宅子了,再怎么辛苦也是值得的。

        庄家兄弟也一样的想法。

        来之前庄大叔告诉他们主家一月会给他们俩十两的月银。兄弟俩在老家虽无妻女要养,爹娘也算健旺,可终究手头无余粮,心里不踏实。

        想着十两一个月也不少了,干上两年回老家买上几亩田地,好好孝敬老人家。

        哪知这家的主子很大方,一趟扬州跑下来,除了月银还给了两兄弟二十两银子的赏赐。两人对半一分,再加上月银一月下来拿到手就有十五两银子,两兄弟就有三十两银子了。

        一路上和李大叔聊着,都起了置办宅子的心思。

        过了无忧山,他们心里就踏实了。

        三人眼睛直视前方,眼看过不了多久就能出这险峻的山头了。

        金乌闪现最后的光芒,光线灿烂照得人眼睛眯住了眼睛。

        就在此时,山道的两边忽然有人大喝一声,“要钱还是要命!要命的不许动!!抢东西啊!抢了他们的东西,回家吃香的喝辣的去!!”

        庄家两兄弟心中一凛,瞬间拔出剑来!

        树丛中跳出八个大汉来,几人手中都拿着刀。

        庄永明见他们拿着的不是菜刀就是柴刀,身形肥胖看着不是常锻炼的样子,一颗心瞬间放心一半。他回头朝李大柱喊道:“李大叔你进马车里待着,等我们喊你了再出来!”

        李大柱随身也带着一把锋利的刀防身,他不是个胆子小的,闻言提着刀在手,依旧坐在马车头上未动。

        那几个人前后瞧了瞧,其中三人往庄家兄弟处扑了过来,剩下的人冲向了后头的五辆马车。

        庄家兄弟从小就随庄大叔练剑,提着柴刀的三人哪是他们的对手,不过两三个招式就倒地不起了。

        他们这边无人再敢冲过来,后头五辆马车却被包围住了。庄家兄弟朝后头张望,老二庄永清看了一会儿淡道:“大哥,他们都是马车夫,瞧着连这几个毛贼都打不过,咱们要不要过去帮一把?!”

        老大庄永明痛快道:“行,打完了好上路,这几个窝囊废瞧着就难受!”

        兄弟俩商量完了,腾空一跃,在第三辆马车上略作停留,朝后头直接扑了过去。两人以一敌五也是轻轻松松,瞬间就把人都打趴下了!

        “嘿嘿,都是些没用的东西。”老二庄永清乐道:“就这点本事,还敢出来打劫,说出来笑掉人大牙!”

        两人对视一笑就要往前头走。

        “英雄留步!”后头有人大声喊道:“家父有话想和你们说!”

        庄家两兄弟转过头去,只见从马车上下来两个人。年长的那位穿着宝蓝色杭绸袍子,腰间系着玉制的腰带,留着山羊须。年轻的穿着淡蓝色杭绸袍子,系着丝涤,带着玉冠。两人俱是悬胆鼻,薄唇大眼,相貌堂堂,看着有七八分相像。

        年长的男子话不多说,直接拿出一锭金元宝来塞到老大庄永明的手中。

        庄永明伸手挡住了,淡道:“区区小事,你们无需如此客气,眼看天就要黑了,我们还是赶紧出了山头再说!”

        年长的男子略一沉吟,点头道:“英雄所言极是,如此等进了城,我再请你们喝酒吃肉!”

        喝酒吃肉庄家两兄弟是很乐意。这也没什么好客气,于是点点头答应了下来,大家各自上了马车,往应天城驶去!


  https://www.dldwx.cc/xs/97861001/142315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