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红楼之因果大师 > 90.防盗章^_^

90.防盗章^_^


薛蟠:“你倒是真明白了,不枉你家老太太当初对你那般疼爱。”

        宝玉瞟一眼薛蟠,不高兴道:“你还有脸教训我,倒说说你自己,当初干了什么好事儿。”

        “得亏我年纪小,醒悟的早,不然还真说不好干出啥来。”薛蟠抹了抹下巴,瞄一眼宝玉,转而小声跟贾珍道,“也不知怎么的,以前容易天天想,而今我娘塞了两个姑娘在我房里,我倒觉得没意思了。”

        贾珍冷笑:“你整天跟着我读书,骑马射箭,累个半死,你又不是铁打的,哪来那么多精力,应付不住才叫正常呢。”

        薛蟠挠头哈哈笑起来,贾珍也笑。他而今可能是因为经历过大起大落,很珍惜尤氏对自己的好,正如薛蟠所感触的一样,以前脑子里那些花啊粉儿的,都没心思去惦念了。只要一想到那些年轻姑娘们之所以肯贴着自己,无非是看在他的身份和有钱上,贾珍便提不起兴趣。若有朝一日,他落魄成当初在庙里那副样子,只怕这些上赶着来得人都会离他远远地,唯有草糠之妻,始终不弃他,愿与他同甘共苦。

        或许这就是长大了,看清人世,便更懂得珍惜眼前人了。

        贾珍心满意足,转即张罗着让薛蟠陪他去外头施粥。

        “这都什么时候了,外面风声正紧,自个儿的安全都未必顾得上,你还敢出去施舍别人?”

        “便就是大家都这样想,我琢磨着那街上的乞丐这两日是要不到什么吃食,更得去了。”贾珍道。

        薛蟠自扇一下嘴巴,“是这个理儿,你们老爷说过,做善事要从心,而不是做样子给人看的。我这就叫些人过来。”

        宝玉想了想,表示他也要去。

        “小祖宗哟,你就别去了,外面那么乱,再出个好歹来。”贾珍难为道。

        宝玉不干,坚持要去,“刚刚薛大哥也说了,做善事要从心,我这时候胆小怯怕算什么东西。你们等着,我去告老太太,先把这事儿讲清楚是我的责任,免得他回头责怪别人。正好也能求些东西来,让大家凑一凑旧被旧衣裳给他们也好。”

        “好,那你先去请示你们家老太太。”贾珍觉得以贾母疼爱宝玉的程度,该是舍不得他离开,宝玉去她哪儿,正好省得他们劝了。

        贾珖等四名子弟听宝玉说了这事儿后,都主动跑来宁府,表示愿意帮忙。不多时,宝玉就架着一辆马车过来,马车上塞得满满被褥和旧衣服,他后面还跟着一辆,除了满载的粮食,还有铁锅勺子等用具。

        “你这准备的倒比我们快。”贾珍叹道。

        宝玉特别骄傲地笑道:“那当然,老太太一发话,全家人谁敢不动弹?”

        “倒难为你家老太太了,想想以前我们老爷和她还有过不少争执呢。”贾珍忽然叹一句。

        “老太太说过,以前她太糊涂,不明白事儿。而今瞧我一日比一日出息了,越发觉得自己以前对敬大伯那些话,叫她羞愧内疚。”

        宝玉笑着说罢,就伸手拉着贾珍和薛蟠上他的马车坐。

        三人就挤在马车前头,倒也不计较,早就不是什么富贵娇躯了。几人素日学骑马射箭,还常去京外的村子里干活等等,早就已经练就了不拘小节能吃苦的性儿。

        贾珖等则要去坐马车,见状都觉得心里有愧,十分不好意思。主子老爷尚且如此能吃苦耐劳,反倒是他们这些普通人家出来的,还娇贵上了,脸往哪儿搁。贾珖上了车后,就对他们发誓说,近日之后,他也不能光顾着读书,君子理应通六艺,也该骑马射箭,练练身子。另外三名子弟闻言,纷纷表示也要如此。

        一行人到了帽儿胡同,就开始起锅建灶,生活煮粥。乞丐们闻到饭香味儿,奔走相告,都自觉站排来领粥。

        有好多相熟,总来的,贾珍都对他们脸熟,能叫个张老头、李老头、宋婆子之类。薛蟠跟贾珍也差不多,乐呵呵的妻子舀粥给大家,手稳,就怕不小心把人烫着。

        一行人在城西施粥完,就到城东,然后城北、城南,总之该顾及到的地方都顾及。碰见有生病的乞丐,他们还会留人去给其准备三天的药量,并经行记录。三天后若还不好,自然会有人再来看,再给他们续药。

        贾珍等人忙到天黑才回。

        晏良正在检查贾蓉贾蔷的课业,见他们来了,便笑着叫人去催厨房快些准备酒宴。

        “酒宴?”宝玉外头转着眼珠子仔细想了想,还是没想到什么,不是在场诸位的生日,也不是什么节日,更没有什么喜事。

        “敬大伯,今儿个到底是什么好日子?”

        “对你们和我来说,都是大好日子。”晏良神秘一笑,便叫人在荷塘边摆宴,现在正值初夏,时节正好,在外烤肉吃酒,都是极为有兴致的事儿。

        薛蟠高兴,“可真难得了,瞧瞧咱们这些人,以前可从没一块儿聚过,这是头一遭,必定热闹。”

        “你可行了,一群爷们有什么可热闹的。”贾珍随口一叹,忽然觉得自己失言,捂上了嘴,转而他一脸苦相的和晏良打商量,“父亲,您可别这话告诉尤氏。”

        众人一听,哄然大笑。

        到了傍晚,荷塘边的水榭都刮起了红灯,半丈一个,一个挨着一个,一串串,红影灼灼映照在水面,随风摇曳,照亮了大半边的池塘。远远一看,当真是极美。

        晏良带着众人,就在一处深入池塘内的四方宽敞的湖心亭中摆宴,岸上则有小厮起灶,用石槽做的烤炉,用以烤制鹿肉。

        子弟们热闹的坐在一桌,谈天说地,好不畅快。

        再说刚刚在五天前归家的贾赦,听闻这边热闹,就叫上了贾琏和贾政,三人也不打招呼,盯着厚脸皮来蹭肉蹭酒吃。

        宝玉一见父亲来了,十分拘谨,忙站起身来行礼,等父亲坐下了,他就赶忙主动去斟酒。

        贾政被他看不上的这个混账儿子伺候的没话说,但嘴上还不饶人,骂宝玉有好事儿不惦记他们。

        宝玉愧疚的垂着额脑袋瓜儿,蔫了。

        晏良笑:“为何不叫你,就怕你来了,在这装老子。瞧瞧,可不就这样呢。”

        贾政忙不好意思的对晏良拱手,算是道歉。众子弟见气氛松了下来,也都开始哈哈笑起来。

        贾赦跟着凑热闹,“可不就是,我这二弟就是古板。今儿个可说好了,你们这些学问人,休在我们父子跟前干什么吟诗作赋显摆学问的事儿,让我听着干瞪眼。我承认,我赦大老爷就是个俗人,可听不惯这些啊!”

        大家的小声又突然止住,纷纷看向晏良。

        晏良一声不吭,只默默拿起筷子,夹了块鸭信到自己的碗里。

        宝玉一瞧那是他最爱吃的糟鹅掌鸭信,连忙也跟着伸筷子夹了一个。

        众人:“……”

        “知道了,大哥,都赶紧快吃吧。”贾政忽然道。

        众人一愣,接着就突然热闹起来,大家都晓得这顿宴席不必讲规矩,谁也不顾谁面子大辈分大了,各自三三俩俩,七嘴八舌的聊起来。

        贾政和贾赦兄弟互相看了一眼。

        贾政主动为贾赦斟一杯酒,敬贾赦。贾赦忙也倒一杯,敬贾政。

        俩兄弟喝罢,便一同举起酒壶,要往晏良杯里倒。

        “我可不喝你们那个,我喝这个。”晏良从他的白玉酒壶里倒出了红葡萄酒。

        “诶,你这酒肯定跟荣府的不一样,保不齐合我的口味,给我来一杯尝尝。”贾赦送杯子。

        贾政笑了下,也伸手把杯子送了过去。

        晏良无奈地摇摇头,只好给二人倒了酒。

        三人互相举杯,一饮而尽。

        也不知何时,周围的热闹又忽然静了。众子弟都面带笑容看着这三位长辈。

        贾赦别扭的扫视他们,“都看什么,该吃吃,该喝喝。难得在这种兵临城下的紧迫时候,在满城家家都忧愁的时候,我们还有此高昂的兴致。你说是不是,敬大哥?”

        “意思是没错,你这话听着怎么有点别扭呢。”晏良微微蹙眉。

        “他就那样,能说出这样的话便不错了。”贾政揶揄道。

        “哈哈哈,”贾蓉笑,拉着宝玉、贾珖等人,小声道,“我看三位老爷这是‘杯酒释前嫌’。”

        “就你懂?我们都懂!”贾政拍儿子脑袋瓜儿一下。

        大家又笑,共同举起杯来。

        ……

        酒至半酣,忽走人来报,宫里来人了。

        晏良让大家自便,他换了官服,去见那传话太监。

        晏良到了福禄堂才发现,齐绅高也一同来了。

        不等那小太监说话,齐绅高便先道:“皇上传你立刻进宫一趟。”

        晏良应承,这便伸手示意齐绅高先走。

        齐绅高果然就走在前头,一脸肃穆,“你同我共乘一辆车,正好我可在路上和你好好讲一讲。”


  https://www.dldwx.cc/xs/98396/5054105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