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穿越明朝之未来 > 第二十七章 工业基地二

第二十七章 工业基地二


虽然工业部的人已经有了建炼铁炉和平炉的经验,王皓还是来现场指导。毕竟这回的规模大了很多而且炼钢炉采用了高炉。不光有煤矿,冶炼厂,还配套了煤气发生炉和水泥厂,玻璃厂,以后这里将是重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在本部西北二百里。在库伦南方五多百里的地方。在后世是有7.3亿吨铁矿储量的宝日温都尔地区和探明储量20亿吨的新乌斯煤矿之间,离东边的煤矿二十里。附近有大河流过,还有储量不大但是足够自由爱玛克目前开采的铜,铅,锌矿。这里以后将辐射整个漠北和西域。辽宁本溪,主要用来做贸易。包头,辐射山西,陕西和整个西部。而这三个基地附近都将驻屯大军,以这里作为后勤基地。

        铁路已经开始从距离冶炼厂最近的铁矿开始修建。按照计划,铁路修建投入人工为三万人。前期主要开始按照勘测好的铁路线开始开挖一米深三米宽的壕沟,再用附近建好的碎石场生产的碎石子夯筑路基,路基要高过旁边地表十公分。

        虽然这里算是戈壁,可是已经处在戈壁的北端,在这个时代铁路经过的地方还是有不少河流。因为要考虑季节性雨量增大的情况,所有的河流上都需要架设铁路桥。

        工业部为此专门成立了技术组进行了现场勘测和测算。之后在铁路沿线建设了一个高标号水泥厂。采用钢筋水泥结构,架设了一个又一个经久耐用的桥梁。

        从铁矿到煤矿的近四百里路上,分成了十个工段同时开工夯筑路基。铁路的路基夯筑需要大量的碎石。工业组在铁路沿线有山的地方建了十几个碎石场。为了提高碎石的效率,采用了炸药采石,然后利用王皓设计的小型蒸汽机带动的汽锤进行碎石,效率很高。在计算了整个工程的工作量和物资供应速度后,王皓预计在夏末时铁路路基应该能夯筑完。

        基地是整体规划的,除了主体工程,还有必不可少的配套。比如军营、提前为工业基地的建设人员盖的住房。为以后在工业基地上班的工人和家属盖生活小区。生活必须的附属设施如学校、医院、办公室、公路、绿化、车站、水厂。取暖倒不用单独考虑,只需要将生活区的取暖管道和冶炼厂和其他厂矿使用的锅炉管道接起来,利用冶炼厂里的废水余热就可满足人们冬天的取暖。

        整个规划好的平坦土地上都用各种矿石粉画好了不同颜色的线,打上了标着代号的木桩。俘虏们正在沿着这些线条按照自由爱玛克的技术员们的指引开挖着深深浅浅的壕沟。

        处于基地下风头——东南方向——的砖窑和水泥厂是最先建的,现在已经开始源源不断的向工地供应建材。

        在基地的上风头——西北方向——也是水源的上游几里,一个全是五层楼的小区已经建好,内部已经装修完毕。上下水,家具等一应设施和用品俱全,这里将是建设工人的驻地,以后将成为一个军营。

        建设基地的俘虏们从帐篷里搬进了这个为自己建好的小区。小区每层都是三户,这是王皓的主意,他不想让以后住进来的带着家属的战士们觉得是在住集体宿舍,所以特别强调了私密性。

        所有的工程指挥人员包括王皓,和医院等后勤部门也都入住。

        剩下的俘虏已经在各个矿区进行矿山建设和采矿,等冶炼厂建好后直接把矿石运到冶炼厂里。

        所有俘虏的权贵和喇嘛都被分开在各个工地,和普通俘虏一样由装备了步枪的守备团和内卫部双重监视劳动。所有普通俘虏的处罚劳动年限为五年,权贵和喇嘛首领为十年。自由军的承诺是干完年限立即释放,决不食言。

        俘虏们虽然不情愿在这种没有自由,重体力劳动中生活。但是看到自由军在俘虏他们后并不虐待他们,感觉自由军也并不残暴后多了几分好感。对自由军的承诺便信了几分。就算不信,看到那些试图逃跑的人被自由军用枪打伤后还要关在黑屋子里憋的快疯掉,也都熄了逃跑的心思。

        守备团在外负责防止逃跑,内卫部在内负责治安。

        工业部和自由爱玛克抽调出来的统一培训过,能看得懂施工图的人分布在各工地,按图指导俘虏们工作。

        王皓还建议各工地将俘虏分成小组劳动,进行劳动竞赛,对表现好的给以减刑,可以提前释放。这个俘虏们不是太信毕竟他们每个都是壮劳力。

        一次工业组的技术员发现一个俘虏居然会铁匠活,手艺还不赖。立即和内卫组的负责人上报。王皓通过议事会给这个俘虏减刑半年。并由这个技术员带在身边干活,还时不时的教导一些知识。

        这个俘虏的际遇立即在俘虏中引起轰动,所有的俘虏都相信,自由军的减刑承诺是真的。立即所有俘虏都感觉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工作的积极性就高涨了起来。

        不久,在调查了全体俘虏的识字情况后,自由军又有了新的承诺。自由爱玛克会在工地派人开设学堂,教所有俘虏识字和算术。

        凡参加识字和算术课程学习的俘虏减刑一月。每通过一次升级月考,减刑五日。如果能十二个月的升级考试全部通过,则能减刑八十日。以后新认识十个汉字的普通俘虏,减刑一日,会读会写蒙文的减刑半年。以此类推。上不封顶。

        这下俘虏们都震惊了。这还是在做俘虏,做苦工吗?

        文字向来都是只有权贵才有那么多钱来请人传授。草原上的穷苦牧民哪有机会学文字啊!更不要说蒙汉文全教了!

        这苦工值得做啊。谁不知道只有上层人士才能识字,反过来说,识了字可是就有机会做上层人士了。

        俘虏们还在为这个事议论纷纷,自由爱玛克就已经派了老师过来。

        这些汉子们看着眼前才十几岁的老师,都觉得自由爱玛克原来是在欺骗他们。可是那两个小小年纪的老师却拿出了他们报名的花名册,一个一个人的名字读起来。

        整个这段工地几百人,这两个小孩子硬是一个不拉的念全了。不可能有这么好记性的人。俘虏这下信了,这两个小孩子真的识字。

        在按照部落培训的方法,让这些俘虏放心后。这两个小学毕业的老师立即支起黑板,开始教这些人拼音和算术。

        这些老师都是最近考试成绩优异,性格沉稳的孩子,但是因为他们年龄小,还不够十五岁进入王皓的高等学堂,而中等学堂又以各部门专业为主,所以在王皓建议下来到工地做老师。

        王皓相信这里对孩子们更有益,因为部落现在的生活相比以前已经很安逸,已经不再是草原普通民众原来过的生活了。

        这些孩子很优秀,在这里和这些普通的草原人在一起,能让他们知道草原原来的真实样子。只有真切的了解历史,才能对他们未来将要担负的更多责任有好处。

        王皓希望这些孩子长大了能够蕴养出豪迈而华彩内蕴的气质。这才是一个男人应有的样子,就像萧峰。

        工业基地终于条件具备,开始动工。

        适合露天开采的煤矿在之前只是少量开挖供应砖窑和水泥厂。现在工业组的技术人员开始使用炸药将煤层上的土层分区破碎。破碎之后由俘虏们把煤层上的土一层一层的剥离,用马车拉到远处倒掉。

        一个破碎范围区为一平方公里。先破碎三个分区。王皓的计划是在每个分区上建设一条皮带运输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将开采出的煤运到煤气发生炉。而煤气发生炉里产生的煤气通过压力管道送到高炉里,用来炼钢。

        整个冶炼厂的各厂房和高炉的水泥地基已经筑好。正在建设冶炼厂的附属设施和吊装设备。准备安装从本部运来的冶炼设备。

        分拆制造的冶炼炉和配套的金属件,已经由工业部长塔拉亲自带着一百多辆特制的宽大马车运到了这里。从本部新修建的更为宽大结实的钢筋水泥做的桥开始起运,二百里的直线距离,本来轻车快马只需要几天的路,结果走到这里足足用了一个半月。路上要绕过那些松软的沼泽地和河流,要爱惜马力,绕过不能轻松爬上去的山坡,还要绕过密密的森林。要安排人前面探路,要应对马车损坏………作为此行的负责人,塔拉在到达了基地后,本来已经养得白白胖胖的他,硬是变得又黑又瘦。

        不过王皓问起辛苦来,塔拉只说路上可是吃了不少食堂里很少能吃到的野味。

        王皓明白他们的辛苦,在第二天晚上请运送队伍的所有人喝了一顿大酒。

        现在的部落里粮食已不再紧缺。所以在上一次新粮收获后,王皓用陈粮酿造了一批酒。奖励为部落立功的人员。

        ;


  https://www.dldwx.cc/xs/66564/3434681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