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总死在要见国师的半路上 > 第25章 扑朔迷离

第25章 扑朔迷离


凤宁澜将杀手送至官府的第二天,府尹便坐着大轿于王爷府外求见。

        谢瑾原于院落中绣荷包,闻言随口问了一句:“出人命了?”

        凤宁澜放下手中的书本,温柔一笑,“要去看一看吗?”战事已平,军中无事,他见谢瑾原于院落中刺绣,于是也坐到了对面,看起了大祈的图志,偶尔抬头看看眼前的谢瑾原。

        谢瑾原停下手中的针线,“这命案与军营有关?”

        凤宁澜还是笑,他说得甚是温柔与平静,“不,与你有关。”

        谢瑾原却不信了,她虽知道凤宁澜有泰山压顶也能气定神闲的本事,可这命案若是与她有关,她多少也应该有所察觉才是,她问道:“这几月来我一直未能出府,怎会与我有关?”

        凤宁澜是不想让谢瑾原过于担心,可又怕她若是不知道会疏于防范,想了想,最终还是打算让谢瑾原知晓。

        “若是不信,你随我过去看看。”词句看上去是在征求谢瑾原的意见,语气听起来却是不容拒绝。

        凤宁澜说得那般确定,谢瑾原自然是要去瞧一瞧的。

        待凤宁澜和谢瑾原于大厅处坐好了,府尹才被引了进来,而随着他一同来的,除了另外一名男子外,还有两具尸体。

        “王爷,”府尹一副惶恐的样子朝着凤宁澜行了礼。

        凤宁澜于高堂之处坐着,点了点头。

        府尹先是提及了近日战事大胜之事,进而表达了自己对凤宁澜的敬佩之情,马屁拍得恰到好处,凤宁澜听得一阵舒心。

        谢瑾原听得认真,府尹大人虽阿谀奉承,可文采也是好的,他这几段奉迎诗词,句句出自典故,虽她与凤宁澜朝夕相处,闻言也忍不住要敬佩起凤宁澜来。

        凤宁澜性格的确恶劣,为人处世不够厚道,可于国事当前却也能尽心尽力,她虽不知道是凤宁澜喜爱这争夺天下之感,还是老王爷的重托之顾,可若一人能保你国家安康,你对他便不觉中多了一份容忍。

        凤宁澜饶有兴趣的听着,他当然也喜欢这些话,他看谢瑾原听得认真,对这些话又多了一份耐心,直到府尹大人再也找不到词了,才慷慨的发话道:“本王明白了,还是说说你来的目的吧。”

        他虽简短几字,可府尹却也看出凤宁澜心情大好,他当然也想将事实告知王爷,可瞧了瞧坐在王爷身边的王妃时,他犹豫起来,“这……”

        “无妨。”

        有了凤宁澜这两字,府尹算是有了颗定心丸,“昨日王爷将尸体送至府衙后,我派人彻夜验尸……”说着他对一直站在他身后的男子使了使眼色,“这是府中的仵作。”

        那男子自告姓名后再次朝凤宁澜和谢瑾原行了礼,随后走到那被抬进来的两具尸体前,似是要伸手掀开尸体上的遮布,可抬手时却犹豫了,他为难的看了看谢瑾原,又看了看府尹。

        两人做事如此犹豫,又都看着自己,谢瑾原的心被吊了起来,她虽不知前因后果,可看来凤宁澜并没有骗她——此事与她有关。

        她站起了身,“此人我认识?”说着走到了那两具尸体面前。

        凤宁澜也跟了过去。

        府尹告罪道,“两具尸体死状极惨,下官怕惊扰了王妃。”

        谢瑾原说道,“掀开吧。”

        她这样开口,仵作这才将手伸了下去,掀开了那遮在尸体上的白布。

        一阵腐臭之味袭来,谢瑾原忍不住偏了偏头,凤宁澜站在她身旁伸手把她揽到了怀里。

        府尹紧张的擦了擦额头上猛然出现的汗,静安王爷喜怒无常、心狠手辣,虽同朝为官,近几年的相处他可是心有体会,所以每每面对这位王爷时,他就容易心神不定。

        可他也有疑惑之处,王爷当年为逃避婚姻可是将婚期拖了三年,就连远在奈良的人都知道,王爷是不喜欢王妃,可方才也是王爷主动将王妃揽到了怀里,难道——这传闻有误?

        “这两具尸体本王昨日已经看过了,”凤宁澜波澜不惊的说道,他于战场上厮杀多年,这等惨状他虽第一次见,却也不惧,“你们可是查出了什么?”说完他低声安抚了谢瑾原一番,“若是忍不了便回屋休息吧。”

        谢瑾原摇了摇头,“此事与我有关,我更应该听着。”她说着又往那尸体上瞧了一眼,之后闭上了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气,未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她看过不少法制栏目,也追过不少犯罪类型的美剧,可这样的死法她第一次见到。

        凤宁澜见她那副难受的样子,搂在怀中又安抚了几番,可谢瑾原说得也对,只得示意府尹继续说下去。

        “千刀万剐。”仵作虽也惶恐于王妃的心情,可两人都让他开口,他当然得说下去,“卑职于南徽游历时曾见到过类似的尸体,据闻是用了某种秘制的武器方才造出如此效果。”

        “哦?”凤宁澜问道,“当时可查出是何人所为了吗?”

        仵作摇头,“卑职是于玉台镇见到了尸体,这几年也多次询问,但案件依旧悬而未决。”

        “玉台镇?”

        “边属镜景城,想必如今已无人烟。”凤宁澜攻占了镜景城后屠尸百万,加之南徽败退,如今已空无一人。

        谢瑾原近几日也打听到了不少消息,凤宁澜攻城后生灵涂炭,当时她虽庆幸并非大祈战败,但也心惊于凤宁澜的杀人如麻,这样的人,即使有温柔的时候,还是让人无法过多的信任,至少她还是害怕这样的凤宁澜的。

        谢瑾原心中思绪万千,她挣脱了凤宁澜的怀抱,走到这两具尸体面前,她未见过那所谓”千刀万剐”的武器,可这皮开肉绽的面目足可见其残忍。

        尸检过的尸体身无寸缕,仵作只掀到了锁骨处,谢瑾原没想那么深,弯腰伸手拿起遮布欲往下看,却被凤宁澜阻拦了。

        谢瑾原抬头看向凤宁澜,又瞧了瞧被她抓着的手腕,“怎么?”她不解。

        凤宁澜虽无奈,却也温柔解释,“这两人昨日于府中想要刺杀于你,被侍卫拦住后皆服毒而亡,留了一夜,尸体污秽,你怎么能碰。”

        他虽这样强行解释,谢瑾原却还是很快反应过来了,可凤宁澜不点明,她也不解释,她问道,“他们想要刺杀我?我一直不知此事,你们又如何知晓?”

        仵作拿出了一副画作,“这是卑职从尸体身上翻出来的。”说着他将那幅画展开。

        画中只有一名女子,神情肖似谢瑾原。

        凤宁澜看着那幅画,眯了眯眼睛。

        “府中师爷云游天下,他说这画似是出自西源国师之手。”

        “可我没见过西源国师。”提起西源她如今能想到的只有那嫁给了西源太子的简柳。

        “这两具尸体乃是西源人?”谢瑾原嫁入王府之前可从不出京华城,这西源国师又是如何知道谢瑾原的长相的,画得还如此逼真,凤宁澜心底的不悦非常的明显。

        “不,这两具尸体是南徽人。”仵作又说道,“当初镜景城杀人一案时,那死者身上也有这幅肖像。”可众人均未见过谢瑾原,自然就没有传到京华城处。

        “哦?”凤宁澜感兴趣了,谢瑾原却是一惊。

        怎么可能,死者身上怎么会有她想肖像。

        “死者乃是一名女子,她怜惜夫君家道中落,起早贪黑刺绣卖于市井之中,她本欲凑集资金予丈夫上京赶考,可谁知丈夫高中状元之后,弃她槽糠之妻,为求休妻,污蔑她红杏出墙,那女子也刚烈,她不愿让也不想忍,步行千里到了那行京,雇书生写罪状,告那丈夫抛妻弃子,行京状告不是易事,可她命好,路遇西源太子,太子仁慈,替她伸了冤。”

        这本是好事一桩,谢瑾原越听却越觉得不对劲,那女子本是南徽人,为何却是西源太子帮忙伸的冤,而这西源太子去南徽首都行京是为了何事,他如此高调行事就不怕南徽皇室起了疑心?

        “那丈夫死于车裂,女子得到了赔偿,回了玉台镇,并于七月后产下一子。”仵作皱起了眉头,“可那孩子面色诡异,卑职虽未能亲眼瞧见,但那玉台镇的人都说是上天的惩罚。女子虽怨恨丈夫却也不忍丢下这孩子,只得继续刺绣赚取家用,可一个月后,孩子早夭。”

        虽这世界神神鬼鬼,谢瑾原却还是习惯性的想起第一世时她于学校学到的知识,她看了看凤宁澜,凤宁澜说道,“想问什么?”

        谢瑾原看着那尸体,“何为面色诡异?”

        仵作为难,“下官未能打听出来,那玉台镇众人守口如瓶,连县太爷也多次将卑职拒之门外。”

        “那孩子是如何死的?”

        “听闻是一着不慎翻身落入床底。”

        谢瑾原不信,“那孩子只一个月,如何会翻身?”

        “这……”

        “继续说吧。”凤宁澜说道。

        “是。”仵作继续说道,“而三月后,那女子惨死于家中,死状与这两名刺客无异。”

        “凶手至今未能查出来?”谢瑾原好奇。

        “悬而未决。下官本想待这狼烟四起平定后再往南徽探个究竟,谁知……”

        凤宁澜下令火烧那两座城池时,不仅南徽之人怨恨,大祈也少有赞同,攻占城池之后需要仁政、笼络和安抚,若每攻下一座城池都如凤宁澜这般残暴,大祈虽国富强兵,但难免也会失了人心。

        凤宁澜在这边天高地远,可京华城状告他的奏折可是越来越多。

        “如今城中空无一人,三日后起身前往。”

        谢瑾原:“……”不过她也想去。


  https://www.dldwx.cc/xs/68748/3536123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