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大陈掘墓人 > 163 谋划三策(二)

163 谋划三策(二)


听了陈彪的上策,吴定鹤想也没想,就坚决反对,急忙询问陈彪的中策是什么。

“中策是打草惊蛇。俗话说,打蛇不成反被蛇咬,这样做对太子来说有一定的风险。如果现在太子感到皇上已经咄咄逼人,或者说皇上已经开始对太子忍无可忍,末将以为皇上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控制云贵的二十万大军,可毛仁贵早就是听调不听宣,皇上要想控制他,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太子如果放下身价去主动结交毛仁贵,许诺登基以后封他为王,让云贵划疆自治,做皇上现在不愿做也不敢做的事,如果能与毛仁贵盟约成功,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陈彪说着又停顿了一下。

看到他们都在等自己的下文,陈彪接着说道:“同时,太子必须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招兵买马,加强自己的实力,逼皇上沉不住气,一旦皇上有所动作,我们只要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可以和皇上一争高下。末将估计皇上西北的三十万人马最多只有十五万可用,近来北胡一直在边关挑衅,第一道防线鸡鸣关、死水关、一线天和阳关的十五万精兵,皇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调动到关内作战,就是第二道防线的十万大军也不敢轻举妄动,实际上只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吃掉跑马关的五万精兵就基本上大局已定。当然,具体的执行过程并不是我现在这么说说那样容易,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引起不可弥补的后果,其最关键的是,第一太子一定要博得百官和百姓的同情和支持,第二要确定云贵的二十万大军不会南北夹击我们。要不能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陈彪说出了上策和中策,太子陷入了沉默之中。

屋里又一下子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清晰的听到,太子直挺挺地坐在楠木雕花椅上没有任何反应,谁也不知道太子现在在想什么。

吏部尚书吴定鹤、工部尚书葛其严、户部尚书马玉梁他们原来以为只要太子振臂一呼,下面百官响应,太子就可以登基做皇帝,哪里听到过这样的复杂的言论,感觉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陈大人,你再说说下策是什么?”

杨显贵打破了死一般的沉静。

“杨老大人,这个下策我就不好说,要不能我会成为千古罪人啊。”

陈彪看了看太子,低着头说道。

“哎,别卖关子了,有什么就说完嘛。”

吴定鹤又是不满的说道。

陈彪看到太子没有什么反应,继续说道:“下策是里应外合:如果不能确定云贵的二十万大军会不会夹击我们,我们就必须让两广的人马保护我们的后方,甚至还会牵制我们江浙的部分人马不能北上,这样的话我们的实力就要大打折扣,如果没有绝对的优势,我们的人马北上,就一定会遭到所经过的州府地方人马的抵抗,等我们磕磕绊绊抵达京城,皇上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我们已经消耗了部分有生力量的前提下,很难抵挡皇上以逸待劳的劲旅的冲击,此时再想挽回败局就没有可能了。所以只有未雨绸缪,先和北胡联盟,让他们先和皇上的三关人马杀个人仰马翻,我们再打着北上抗胡的旗号北上,突然控制京城,让内忧外患的皇上退位,我知道,皇上在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别无选择。”

葛其严一听,马上就站起来说道:“太子,臣以为陈大人的第三个策略很好。所谓上策,让太子等待,那要等到猴年马月?我们不能太被动,谁知道皇上以后还有什么花招?象这次新科状元是什么应梦贤臣就是一个例子。所谓中策我想也难,毛仁贵与太子历来不和,谁能保证他不会出尔反尔?只有这个下策,我看是切实可行的,我们不靠皇上的仁慈,也不靠毛仁贵的结盟,北胡早就虎视眈眈,让他们打得一塌糊涂,太子再去收拾残局,这样名正言顺,正所谓橘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何乐而不为,我看这才是上上策。”

“葛其严,你是猪脑子,让太子去和北胡结盟,将处处受制于北胡,如果被国人知道,我们还有后路吗?太子,老臣以为万万不可。”

葛其严话音未落,杨显贵先是腾的一下站起来指着葛其严就骂,接着转过身来对太子行礼道。

还没有等太子表态,陈彪接着说道:“太子,末将也以为和北胡结盟是不可取,北胡的野心早就昭然若揭,未来将是我大陈王朝的最大的祸患,如果被他们打开了三关,引狼入室,我们将国无宁日,不仅如此,我们还会被万世唾骂。太子,此事一定要三思。”

其他几个大臣本来也想表态,一看葛其严挨骂,马上噤若寒蝉,坐在那里只好一言不发。

“各位大人,刚才陈爱卿分析的很透彻,上、中、下三策也很周密,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我感到很欣慰。上策太被动,且以后变数很大。下策是绝对不可取的,我不能做卖国贼,那样我何以有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即使是得到了皇位,又如何对得起天下芸芸众生?所以我认为中策是可取的,陈爱卿原来是毛仁贵的部下,与毛仁贵的结盟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太子下定决心,眼睛看着陈彪,似乎是对陈彪寄予厚望。

接着,太子盯着户部尚书马玉梁,有点不放心地问道:“马大人,这些年你掌管着户部,虽然连年天灾人祸,现在国库空虚,可是由于我们一直对江浙和两广的政策的倾斜,我想他们那里应该还是很富有的,加倍扩充兵员的军费,在江浙和两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此事交由你去督办,不得有误。”

“另外,前年从江浙运来的一万两黄金,用于秘密筹建我们的武装,现在钱也用得差不多了,可我们的在京的兵力显然还不够,现在只有靠各位大人共同想想办法,尽量筹集资金,等我登基以后,一定加倍补偿各位。”

太子环视一下在座的诸位,许下诺言。

自从听到陈彪的分析,太子解开了心结,一下子好像变了个人,又变得思维敏捷,信心百倍了。

杨显贵一听太子的安排,不住地点头,快要瓦解的斗志,重心回到太子的身上。


  https://www.dldwx.cc/xs/86983649/661717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